构建政策支撑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技术、知识、人才密集的高科技产业,仅靠市场的配置作用,人才、资金、信息等各种资源都会向“高处”流动,一般不会“青睐”一个未成规模、未具优势的新兴产业。所以,各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发挥政府的政策调节作用,在规划、财政、税收、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出台扶持和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各种资源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强统筹规划,解决项目重复建设、局部偏“热”等问题;综合运用财税政策,降低新兴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从需求端加强政策调控,培育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消费市场。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源于科技创新,发展于科技成果产业化,持续自主创新始终是产业成长提升的支撑,是产业具有市场竞争力、难以被超越、被复制的基础。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投入风险比较大、研发周期长、学科领域广,单纯依靠企业很难完成。政府在提高企业研究开发新技术积极性的同时,要加大对基础性、战略性研究领域前瞻研究的组织协调,建立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相互承接、相互作用的科技创新体系,政府主导基础性研究,企业主导应用性研究,形成政企协调、产学研结合的协同创新。
扩大需求应用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早期,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认知度低、与现有同类产品相比成本高、市场配套体系不完善,推广应用并大规模生产面临很多障碍。政府要组织实施若干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建立健全市场机制,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完善市场应用配套服务体系,引导消费模式转变,将潜力需求转化现实需求,形成产业化的市场需求。要加强宽带、智能电网等产业市场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企业大力发展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兴业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扶持规模骨干企业。大企业多是技术进步的策源地,在促进产业链延伸、推动产业集聚、带动小企业发展等方面起主导作用。要以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实施投入扩张和资产兼并重组为抓手,加强政策引导,着力扶优扶强,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主业突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规模骨干企业,促进新兴产业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提升主导市场力量,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形成技术标准和产业门槛,增强全球竞争的比较优势。
培育产业领军人才。领军人物总能站在时代发展和变革的最前沿,找准主攻方向,突破核心技术,占领关键领域,创造重大成就,从而促进新兴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要以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为基本导向,建立和完善领军人才评价、培养机制,落实领军人才开发和服务措施,搭建领军人才事业发展的舞台,为新兴产业持续发展注入智慧和力量。□
(作者单位:省经信委)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