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优产业结构 提升发展质量
蓝绍敏
在区域协调发展中,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后发地区,我们始终面临着扩大经济总量和加快转型升级的双重任务、发展要素趋紧和增长方式粗放的双重压力、加快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责任。只有不断调优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后发崛起,实现跨越。
一、坚定不移用增量调优产业结构。当前,宿迁经济总量仍然较小,还处在靠增量带动增长、靠增量优化存量的发展阶段。实现扩总量与调结构互动双赢,最有效的抓手就是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我们将深化“双轨并行”的招商模式,不断强化以开发区为主体的专业招商力量,提升市直招商协作组的联动水平,充分发挥专业招商与全员招商“双轨并行”、多线作战、专群结合的招商优势,确保年内新引进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400个、新开工250个、竣工150个、竣工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亿元。
二、坚定不移用培大调优产业结构。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客观要求,也是增强经济综合实力的关键所在。我们将把培育大企业大集团作为产业发展的龙头,围绕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企业5家、超50亿6家、超30亿10家的目标,突出企业上台阶、上市和科技创新以及兼并重组三个重点,聚集一切资源、聚焦一切政策、聚合一切力量,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宿迁背景的大企业大集团。
三、坚定不移用集聚调优产业结构。产业集聚是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范围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这种集聚和集中可以形成产业综合竞争力和规模效益,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我们将牢固树立“抓集聚就是抓发展、抓集聚就是抓机遇、抓集聚就是抓特色”的理念,抢抓国家、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有利时机,深入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计划和新兴产业千亿计划,推动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产业结构从一般加工业为主向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为主迈进,确保年内四大支柱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700亿元、新兴产业销售收入突破600亿元。
四、坚定不移用创新调优产业结构。作为后发地区,宿迁要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决不能走先传统产业再新兴产业、先污染再治理、先做产品再重质量、先粗放型增长再集约型增长的老路,必须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以科技创新助推“弯道超越”,努力走出一条生态环保、绿色增长、创新驱动之路。我们将坚持走研发促进创新的道路,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引导作用,以“三站三中心”申报为抓手,鼓励和推动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确保年内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2%。坚持走人才引领创新的道路,按照“宁愿少修一条路、少造一座桥、少盖一栋楼,也要挤出更多资金用于人才队伍建设”的理念,完善政策环境,打造人才特区。
五、坚定不移用改革支撑产业结构调优。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以资源配置模式相应的改革作支撑、作保障。针对创新资源缺乏、用地需求上升、融资渠道有限等现状,我们将抢抓宿迁被列为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市的机遇,进一步改革资源配置体制,在科技创新、用地保障、金融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先行先试、探索新路,努力使改革这一宿迁最大的红利发挥持久优势。□(作者系中共宿迁市委书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