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窗口“转作风”能有多快?记者8月1日在哈尔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二楼办事大厅亲眼看到,13个服务窗口在领导检查到来的半分钟内全部开放,而此前只有4个窗口在办理业务。
对这转作风的“神速”做派,有网友说与小学课堂有得一拼:上课铃响,一群小学生还意犹未尽在教室嬉笑打闹,见老师进门,孩子们立刻正襟危坐,鸦雀无声。网友戏言这些公务人员“童心未泯”。玩笑归玩笑,“秒转作风”的事实带给我们的思考却是十分深刻的,那就是——作风究竟为谁而转?
作风究竟为谁而转?该局显然是在为领导转作风,转作风完完全全就是给领导看,这彻底背离了中央的要求。转作风,发力在干部,落脚在群众,核心是增进同群众的感情,重点是解决民生的难题,难点是真转、实干、能持续。虽然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干部作风有了明显好转,但仍有少数地方的少数干部在转作风的问题上没有真正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心态:一是明张旗鼓,暗避风头,存有观望心态;二是大搞形式,做表面文章欺上瞒下,存有糊弄心态;三是能拖就拖,期待“风头”早点过去,存有侥幸心态。所有这些,其实都是没有站稳群众立场,不知“作风究竟为谁而转”的表现。
作风问题事关党的形象,决定事业兴衰。转作风绝不仅仅是为了应对上级,让领导满意,而是要真转真改,切实让服务对象——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可以说,能不能真正转变作风,是关系到干部愿不愿意真正为老百姓谋利益的大问题。作为党的干部,必须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秉持“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官从政理念,为群众转作风、为党的事业转作风,多看群众脸色,常常体察民情,多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多为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这才是转作风的真谛。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爱戴和支持,党的事业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责任编辑:刘 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