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一直以来,连云港市纪检监察机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始终把关注民生、维护民利贯穿于纪检监察工作的全过程,努力成为践行群众路线的率先垂范者和群众利益的坚决捍卫者。
一、坚持一切为了群众,在保障群众利益、解决突出问题上出实招
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为重点,实现好群众利益。探索建立县(区)、乡(镇)、村“三级联建”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三级联建”活动,全面推行“党委(党支部)领导,议事会决策,村委会办事,监事会监督”的“一委三会”村民自治新模式,让基层群众主动参与村务管理,进行民主监督。构建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集体产权交易、乡村“三务”公开、民生服务应急联动四大网络平台,建立健全教育引导、制度制约、利益维护、案件查处、民生服务效能五项机制,完善市、县(区)、乡(镇)、村四级便民服务网络,对群众所需办理事项采取全程代理“一站式”服务,变“干部动嘴、群众跑腿”为“群众动嘴、干部跑腿”。近三年,四级便民服务网络共为群众提供各类服务280.89万件。
以纠正不正之风为抓手,维护好群众利益。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活动,着力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2011年以来,全市开展医疗收费专项检查18次,重点加强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全面实施基层医疗机关药品“零差率”制度,减轻群众药品费用负担2.6亿元;联合教育部门在全市推行基层学校行风监督员制度,聘请808名基层学校行风监督员,对163个中小学校执行教育收费规定进行监督,累计调查处理有关教育收费的群众投诉159次,对17人进行党纪政纪处分;受理涉农乱收费和侵害农民土地权益信访134件次,查处涉农案件77件;会同环境保护等部门集中整治饮用水源地环境违法违规等突出问题,参与监督检查10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6个。
以促进经济建设为己任,发展好群众利益。把服务、保障和促进发展作为解决民生问题最根本的途径,认真履行纪检监察职能,努力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发展经济、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改善民生等重点工作,加强对BRT、港口建设等重点工程建设的督查,提升各级干部的执行力,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严格执行“企业生产宁静日”制度,核减涉企检查198次项。深入开展“软环境提升年”、“百名处长进百企”、“三集中四到位”、“五治”等活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力整治损害软环境的人和事,推进全市发展环境的持续好转,对形成发展要素的集聚效应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坚持一切依靠群众,在拓宽参与渠道、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上下功夫
抓好信访举报,倾听群众诉求。围绕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充分履行信访举报工作职能,进一步规范程序、加强管理、强化措施。搭建信访举报综合平台,安装远程网络视频互动对话系统,信访人可通过网络与接访单位、被交办单位等进行多方视频同步交流,实现“绿色邮政”、举报网站、12388电话举报、网上在线接访、短信举报、远程视频接访“六个全覆盖”,保证信访举报渠道畅通有序。加大信访公开力度,告知群众比较关心的领导接待日、信访工作流程、信访件办理期限等信息,对于疑难信访件采取吸收群众参与、召开听证会等方式办理。注重发挥信访举报在发现案件线索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案件有近70%直接来自群众信访举报。
推进阳光工程,接受群众监督。持之以恒地推进政务公开,深化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不断增强权力运作的透明度。抓好政府网站和手机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时公布政务信息,推进政务公开网络化进程。依托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将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向乡镇(街道)延伸。建立覆盖县区机关、乡镇、基层站所、行政村的综合网络公开平台,实现党务、政务、村务、财务一网式公开,群众通过互联网就可查阅公开情况以及事关自身利益事项的办理情况。在全市聘请了软环境建设特邀监督员、党风政风监督员及作风建设特邀监督员,并定期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或者召开新闻发布会、情况通报会等形式,向社会公开执纪办案、纠风、执法监察等工作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依托两条热线,回应群众关切。在连云港电台、《苍梧晚报》分别开通“行风热线”、“行风热线110”专栏,目前已播出3178期,刊发稿件540篇,受理群众咨询投诉19260件,为民办实事2571件;在连云港人民政府网、连云港传媒网开设网上“行风热线”,受理群众咨询投诉1920件,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493件;举办“广播有声、电视有形、报刊可读、网络互动”政风行风热线“四位一体”联动直播活动,现场接到市民投诉材料589份,热线电话132个,网上留言1800多条。今年初,又创新形式,组织开展“效能对话”电视评议活动2场,通过拨打热线、现场提问、群众评议打分等环节,丰富群众参与方式,同时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设立《“效能对话”回访》专栏,组织媒体记者对电视评议中各单位服务承诺落实和存在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暗访,暗访情况通过专栏公开曝光。
三、坚持一切工作成效由群众检验,在改进工作作风、严惩腐败上求实效
抓早抓小,强推作风建设。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二十条实施办法,严格执行市委控制公款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八个不准”,切实解决党员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及时谈话提醒、诫勉、函询、教育,不使小案拖成大案。建立作风建设常态化督查制度,按照“不打招呼、不定路线、不定时间”的原则,加大重要场所、重大节日期间的暗访力度。今年以来,全市查纠违规问题110余个,责成有关单位对49名党员干部进行了批评教育,对13名党员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全市纪检监察干部以身作则,深入开展“三解三促”活动,到村走访1347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204条,解决实际问题368个。
重拳出击,严打“老虎”。严查有影响的大要案是惩治腐败行为、震慑腐败分子最直接有力的手段。坚持突出办案重点,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以及发生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案件等。近年来,先后查处了市建筑总公司原总经理周绪仁,市振兴集团原副总经理李刚,灌南县委原常委、政法委书记汪建新等案件,不仅形成了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和震慑氛围,而且振奋了民心,为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和支持反腐倡廉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有腐必惩,勤拍“苍蝇”。“苍蝇”虽小,危害不浅,群众反映最为强烈、最为痛恨。坚持查究并举,直查快办各类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腐败案件。针对一些基层干部作风简单粗暴导致干群关系对立、以权谋私引起群众不满等问题,开展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涉农乱收费、农村土地征用拆迁补偿等专项检查,对涉农信访问题进行集中处置,共查处农村基层干部以权谋私,欺压群众,侵占、挪用救灾款、种粮直补款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案件320件,给予党政纪处分346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改善了党群关系,促进了基层稳定。□
(作者系连云港市委常委、纪委书记)
责任编辑:尤 展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