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4则)

——文化企业家笔谈
发布时间:2013-11-06     稿件来源:群众杂志社    
 

 

编者按: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建设文化强省,关键在于铸造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强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实现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打造文化产业品牌、培育文化创新团队,都是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然而,如何沿着这些成功之路走好走远,更值得深思。实践出真知,在文化产业一线摸爬滚打的文化企业家无疑最具发言权。为此,我们邀请不同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企业家回顾来时路、分享制胜经。

 

创新展开“凤凰”双翼

陈海燕

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具有改革先行的示范作用、创效争先的领军地位和作为主阵地的文化影响力。凤凰集团牢记责任,加快改革创新,不仅保持业内领先,巩固了中国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地位,并为长期可持续发展积蓄了实力。

第一,做强产业,打造新型的数字凤凰。文化政策的扶持,文化环境的优化,社会资本的进入,再加上技术革新的支持,使得传统出版迅速向新技术所支撑的新出版业态发展。如果骨干国企不主动、不积极,出版业技术转型将停滞不前,整个产业岌岌可危。骨干文化国企顺势而为,大有可为。凤凰集团提出打造“数字凤凰”目标,要在“十二五”期末基本奠定数字出版基础。经过两年多的加速发展,集团数字化转型取得新突破,已收获首批成果,多个项目开始赢利,2012年毛利近亿元。不久前,并购上海慕和网络和上海都玩网络公司,持续向新媒体布局转型,大幅提升了凤凰传媒股份公司的估值,以超过300亿元的市值,在上市公司文化传媒板块排名第一。

第二,做活资源,打造文化产业生态圈。国有资本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资本构成,既要承担社会责任,创造社会效益,又要为国家和社会积累财富,创造经济效益。凤凰集团按照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大胆创新,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培育新的增长极,兼并重组优质企业,努力形成新的竞争力。构建以书业为核心产业链的文化产业生态圈,形成涵盖文化创意、文化产品流通、文化地产、文化金融等业态的产业集群,让核心产业链在产业生态圈的肥沃土壤中茁壮成长。加大对凤凰传媒和凤凰股份两家上市公司的支持力度,注入新业务、新资源,推动上市公司在总市值上持续突破。目前,集团第三家上市企业正在创建中。

第三,做响凤凰,扩大文化影响力。衡量文化企业的强弱,首先要看文化影响力的强弱。扩大文化影响力,做先进文化及新文明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凤凰集团的战略任务。为保障对国家文化安全的社会责任,集团始终坚守正确的出版方向,在导向管理、质量管理上毫不松懈。对《中国长城志》、《中国运河志》等10大重点出版工程,集团予以坚定支持,提供强力保障,推动内容创新,传承优秀文化。集团推动“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已在西欧、北美、南美设立分支机构。“香都出版公司”在伦敦书展期间揭牌,作为集团第一家海外出版公司正式进军英国出版业,进一步弘扬并与世界分享中华优秀文化。凤凰集团的文化影响力正在提升,国际知名政要传记中文版大多选择由凤凰出版,如布莱尔、叶利钦、小布什、希拉克、克林顿、施罗德、希拉里等,最新出版了朴槿惠自传。在法国著名咨询机构公布的“2013全球出版业50强收入排名”中,凤凰集团名列第23位。

(作者系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暨凤凰出版传媒股份公司董事长)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