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互联网管理与利用

发布时间:2013-11-25     稿件来源:群众杂志社     作者:陈媛媛 王 萍    

 

这些年,与我国有着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俄罗斯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非常引人注目。自20119月开始,该国网民人数正式超过德国,成为欧洲互联网第一大国。针对随之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俄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信息管理,确保网络安全。

一、高度重视,大力发展

考虑到互联网的特点和优势,俄罗斯政府非常重视互联网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俄国家主要领导人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俄罗斯要大力发展互联网。201011月,时任总理的普京亲自签署关于建立20112020年俄罗斯信息社会发展纲要,政府将每年拨款1231亿卢布用于实施建立信息社会项目。该国主管部门通信部庄重承诺,要让每一位俄罗斯联邦公民都能够分享信息社会建设成果。作为首府的莫斯科市政府则公开表态,要在2016年之前将无线宽带网覆盖本市所有地铁。  

二、有法可依,依法治理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俄罗斯网络引出的社会问题同样不少。面对社交网站已风靡全国,虚拟和现实的矛盾容易引发危险甚至动荡这一显性问题,俄政府在法规与政策层面,着力完善互联网活动涉及的各个领域的法律,加大惩治力度,比如实施严格的域名注册监管制度等。平时管理则以《俄罗斯联邦宪法》为准绳,以《俄联邦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保护法》为基础,以《俄联邦国家安全构想》、《俄联邦信息安全学说》和《2020年前国家安全战略》为政策指导和理论依托,并辅以若干总统令、地方政府和专业机构出台的措施。在对互联网犯罪进行管理时,俄执法机关主要是通过《通信法》中涉及通信的内容进行管理。对网上的诽谤、侮辱、虚假广告、传播淫秽色情内容、侵犯知识产权等,也都通过一些相应的法律进行刑事或行政责任追究。随着社交网站等新兴媒体的迅速普及,包括散布谣言等网络犯罪案件急剧增加,莫斯科市率先颁布地方性法规,赋予安全局、内务局等强力部门更大权力,以加强监管力度。

三、健全机制,各负其责

2008年起,俄罗斯建立了由政府主导,科研以及商业机构广泛参与的信息安全保护体系。首先,在俄联邦安全委员会科学技术理事会下设信息安全分部,统一领导国家信息安全规划与建设并负责协调国家信息安全保护工作。其次,俄联邦安全总局、俄内务部和俄联邦媒体与文化管理局“各司其职”,有针对性地成立专门的网络监管机构。其中,俄联邦安全总局主要负责对互联网上所有不良信息,特别是涉及俄国家安全的信息进行监控;媒体与文化管理局主要负责对传媒、信息和通信技术进行监管;俄内务部特种技术措施局具体负责网络安全,接受网民关于不良网络信息及程序的举报;俄内务部网络监控中心主要负责监控“推特”、“脸谱”等新兴媒体。为了保护本国网民免受不良信息的侵害,俄政府规定,其境内所有网站都有迅速清理非法信息的义务。如果执法部门发现非法信息,将立即通知有关网站予以删除,如该网站拒绝配合,执法部门将发出警告。两次警告无效后,执法机关将通过法律程序关闭该网站。

四、净化环境,强化引导

这几年,俄罗斯未成年网民数量日益增多。据俄媒体报道,大约80%的俄罗斯儿童在自己的房间上网或者通过手机上网。14岁以下的网民中有75%的人是在没有父母监督的情况下上网的,40%左右的人浏览色情网站,约20%的人在网上看过有暴力镜头的视频及其他有害信息。对此,该国认识到有必要加强对未成年网民的保护,于2010年底专门通过了一项《保护青少年免受对其健康和发展有害的信息干扰法》草案,规定在所有的上网电脑中设置内容分级系统,即只有达到法定年龄才能浏览特定内容的网页。根据该草案,俄司法机关有权对互联网内容进行分级,对所有网吧从201191日起强制安装防止接触有害信息的系统,即信息过滤系统。俄还在内务部设立“特种技术措施局”,实施“安全互联网”行动,这一行动的主要措施是在全国范围出版、发放印有安全防范措施的宣传册,其中包括一些特别实用的建议,例如怎样防范木马程序、钓鱼网站等。内务部网站负责提供多个版本下载,成年和未成年公民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宣传册。同时建议有孩子的家庭也安装该系统。此外,社会各界还一致动员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未成年人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让他们远离有害信息。互联网企业也积极响应,在全俄排名第二的电信企业MEGAPHONE2011年开始提供免费儿童互联网服务项目,让孩子上网只能访问80万个经过专家评估的健康网站。

五、突出重点,有效监控

俄罗斯注册网站数量庞大,目前以俄罗斯(.RU)域名注册的网站已达300多万个,这无疑增加了网络监管的难度。在繁重的网络监管工作中,俄有关部门始终将网络互动平台作为重点,对网民留言、论坛网贴实行24小时严格监控,并借助技术手段及时甄别,避免网络谣言的广泛传播。这两年,俄强力部门又研究对策,进一步加强对国内和国际新兴媒体的有效管理和监控。一是在反对派举行集会期间,以“网站受到攻击”、“网络超载”为由,暂时或在一定区域内关闭“脸谱”、“推特”等社交网站。二是通过不断增持股份,成为“脸谱”等新兴媒体的股东,直接进行管理。

六、注重沟通,正面影响

全俄舆论调查中心曾有一组数据显示,接近半数的本国网民更相信社交网站传播的消息,而不相信官方主流媒体发布的信息。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一被动状况,俄十分重视通过网络与民众沟通交流,积极提升政府在网络上的“出镜率”,展现政府的“亲和力”,增强主流信息的“公信力”,切实拉近政府与网民间的距离。总统普京和总理梅德韦杰夫经常通过微博发布信息,听取网民意见和建议,他们的微博在网民中大受欢迎,点击量一直都居高不下,甚至出现一天之内点击量超过百万、跟帖量超过2万的互动景观。与此同时,俄政府还在网络和社交网站等新兴媒体上加大信息发布力度,进一步增强网民的信任感。如外交部在YouTube视频网站上建立主页,和部分驻外使馆一起在“推特”网站上建立了多种语言的公共主页。

七、主动发声,积极回应

俄信息安全专家提出,新兴媒体“如果官方主流信息不去占领,必然会被谣言所占据,当局应做的是怎样利用它”。据此,该国领导人普京抱定一条,“限网”不如强化国家影响,解决网络上存在的疑问的唯一方法便就加强国家在网络中的存在,让俄罗斯人民树立信心,相信明天会更美好。2011年俄国家杜马选举期间,反对派不断利用新兴媒体造谣生事,面对当时的复杂局面,俄政府没有坐等谣言“不攻自破”,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反击,在新兴媒体上争夺主导权。如针对反对派列举的所谓“选举舞弊现象”,执政的统俄党在网上逐一进行专业分析,向网民证明这些“证据”均系伪造,从而在众多俄网民中重新树立了合法、诚实的形象。

除了上述做法,俄罗斯又在实施一种网络空间战略。与其它国家或地区相比,该国对网络空间认知域和技术域都非常重视。西方对网络空间定义的重点放在信息技术的技术层面,而俄罗斯的“信息化”一词涵义更为广泛,他们认识到“信息化”高度制约着军事指挥作战的方式方法,已经将整体网络空间作为其总体军事战略的一部分。

(作者分别系天津《支部生活》记者和本刊记者)

责任编辑:汤建奎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