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的字义本来是很美的,可这“飘”字要是用在工作作风上,那就让人生厌了。
现实生活中,我们就常听人评判,某人工作作风不深入、不实在,一句话:飘浮。这认识是怎么得来的呢﹖其“飘”的表现大致有三:一是柳絮式的飘扬。他们说话办事随风飘、赶浪头、出风头、争彩头,豪言一串串,官话一套套。当面拍胸脯,事后掸屁股,不做具体工作,不和群众交朋友,如同柳絮轻风吹,羽毛天上飘,落不到地上。二是“打水飘”式的游戏。他们抓工作,如同孩子做“打水飘”的玩耍,听到几声水响,看到几朵水花,便心满意足。表面上春雷滚滚,实际工作不到位,“只听楼板响,不见人下来”。三是“水上葫芦”式的飘流。工作不肯沉到底,不愿多调查,下基层似游览,走马观花,问题不解决,兜一圈就回家。有时看他们也这村跑到那厂,上头跑到下头,可大都是为个人钻营,很少是扑在工作上。
作风飘浮,必然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不到实处,该为人民办的好事不能办好,更谈不上开拓创新、建功立业。作风一“飘”,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形式主义以及奢靡之风也便随之而生,人民群众深恶痛绝,自己亦会由工作飘发展到灵魂烂,最终跌下腐败的深渊。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而“飘风”不止,作风即难正。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应“学习白藕深扎根”,真抓实干多求真。各级党组织更要结合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化这方面的制度建设,让“飘者”不仅不能从中尝到半点甜头,相反要吃足苦头。
作风戒“飘”,劝君不妨就从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始吧。□
责任编辑:刘 忠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