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更是推动文艺工作、繁荣文艺事业的生命线。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走群众路线,就要始终树立文艺生产源于人民,文艺创作表现人民,文艺评价归于人民的正确立场。
首先,文艺生产源于人民。文艺不是无源之水,也不是无本之木,而是来自于对人民生活的认识、理解和反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看法,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无论是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还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它们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是一切认识的真正来源,文艺自然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我们文艺工作者,只有通过深入群众,调查了解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把群众的实践转化为文艺家的认识,把群众的智慧和经验上升为文艺家的思考,才能获得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优秀作品。文艺家如果不从群众的社会实践中汲取营养,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符合客观实际、满足群众要求的文艺作品,取而代之的只能是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形式主义的东西。
其次,文艺创作表现人民。既然文艺不是凭空而来,是文艺家的主观意识对人民群众客观创造实践的反映,那么它反映的主体必然是以人为本,它表现的对象必然是人民的典型形象。古今中外的优秀文艺作品都是如此,我国的四大名著就以刻画众多人物形象著称,如《西游记》主要人物有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三国演义》有刘备、诸葛亮、曹操、孙权等,《水浒》有宋江、武松、李逵等,到《红楼梦》则达到极至,有人经过考证得出,男的有495人,女的有480人,总共975人,其中有姓名称谓的732人,无姓名称谓的243人。这些人物众多,但却多而不乱,个个栩栩如生,鲜活饱满,真是对人物重视到前所未有的地步。西方艺术史上,著名的人物形象也层出不穷,如罗丹的《思想者》、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微笑》、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等等。事实上,人类的文艺宝库,是一系列典型人物精神的画廊,若把这些人物从宝库中抽去,这个宝库也就空无所有了。从这个角度而言,文学确实是人学,是表现人的艺术,是通过描写人的心灵、发现人的精神认识整个时代和社会的艺术。
第三,文艺评价归于人民。文艺因人民而生,也为人民而活。文艺是否活得精彩,是否活得长久,最终总是由人民而定。《诗经》采自民间,多抒发劳动人民的心声,虽然离今天已有2000多年,但它朴实真挚的情感仍然打动人们的心灵。唐诗宋词之所以流芳百世,正是因为它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喜爱,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古往今来,一切艺术经典和传世之作莫不如此。文艺从群众中来,由群众来评定,这就是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在文艺工作上的集中体现,也是从文艺发展规律出发,保证文艺自身生存和良性发展的根本途径。
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方法,也必然成为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持之以恒的时代追求。文艺工作者坚持走群众路线,就要始终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积极拜人民群众为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人民创造历史的丰富实践,是广大文艺工作者最好的课堂。与人民相结合,向人民学习,是优化文艺创作的必由之路。只有投身人民伟大实践,才能站稳最基本最扎实的立场,才能拥有最强劲最深厚的动力。□
(作者系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陈伟龄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