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需服务经济转型

发布时间:2013-12-13     稿件来源:群众杂志社     作者:高建宁    

 

党的十八大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作为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培训,首先应实现培训理念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抓紧明确培训自身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落脚点和着力点。

 

一、实现培训项目和内容的转型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的传统培训项目是大众化的经济管理干部培训和企业内训,这在计划经济年代我们有垄断优势,但现在哪里都可以做,竞争激烈,再墨守成规肯定是不行的。因此,我们从2009年开始转向打新苏南模式牌做足无锡特色:一是在项目课程内容中添加介绍无锡市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特色做法和成功实践的专题讲座,精心选聘长期在无锡市社会经济各条战线上工作的、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理论造诣的领导作为主讲教师,给来自全国各地学员现身说法,传经送宝,以帮助学员开拓视野、借鉴成功经验、少走弯路;二是考察苏锡常改革开放以来的主要成就、园区建设和知名企业;三是举办招商引资、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等能充分体现苏南特色的专题研讨班。此外,我们还在培训工作中,紧紧抓住当前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抓住国家出台的七大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适时推出了一系列相关的培训项目,如经济发展转型专题培训、城乡统筹发展专题培训、低碳与循环经济专题培训等项目,使得培训内容紧扣经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

二、实现培训方式的转型发展

现场教学是培训方法和方式的重大创新,依托现场教学将培训由原来的满堂灌转变为课堂教育、现场观摩、专题研讨与点评总结相结合的良性互动式教学,有利于理论的理解掌握并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近年来,我们根据不同的培训专题相应选择了若干知名的工业经济园区、企业及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如无锡新区、华西村、阳光集团、红豆集团等作为现场教学基地,不仅参观考察,而且所在单位还派专人深度介绍讲解,并座谈互动。由于理论紧密联系实际,使得培训取得了显著实效。同时,我们采取互为需求的合作模式,使中心与现场教学基地构建了稳固的共赢关系。

三、实现培训收益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转型发展

培训项目如同商品一样,传统培训项目竞争很激烈,已没有多少利润可言,属于低附加值产品,因此,培训必须突出围城向高附加值项目转型。除了在国家七大新兴产业领域寻求培训机会外,与国际合作做高端培训不失为有效举措。2010年我们在国际合作培训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20107月份在国内独家首次成功举办了一期“美国金融管理师”班,20118月份接着又成功举办了第二期,这是世界金融领域顶级的职业资格证书。除此之外,我们拟搭建经济管理干部培训、世界顶级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学历教育的空港和立交桥,力争在以下方面有新突破:一是与国资委合作举办国际公认的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CIMA西玛)辅导班,在全国率先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资质的会计高端人才。二是与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合作举办会计服务外包学院,会计服务外包在国内是会计行业的崭新领域,商机无限。三是与微软(中国)合作举办微软IT学院、微软创新技术体验中心、微软考培中心。

(作者系中国企业管理无锡培训中心主任)责任编辑:戈尚达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