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文化馆服务基层的优势

发布时间:2013-12-13     稿件来源:群众杂志社     作者:戴 珩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文化馆是中国特有的公益性文化机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标志,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覆盖体系包括中央、省、市、县、乡、村六级。文化馆体系包括了省、市、县级文化馆以及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这完整的五级文化馆网络体系构成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的重要基础。基层文化馆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骨干和龙头。文化馆的职能极其丰富,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有设施服务、流动服务和数字化服务,服务内容包括普及文化艺术知识、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和群众文艺创作、辅导基层文化骨干、开展社会艺术教育、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等各个方面,具有多样性、综合性、互动性、灵活性的特点。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整合文化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提高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我省现有文化馆119个,其中81个文化馆为国家“一级文化馆”。近年来,全省基层文化馆充分利用阵地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深入推进免费开放,大力开展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服务手段与方式不断创新,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服务成效不断彰显,呈现出诸多亮点。

免费开放不断深化。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阵地和窗口单位,全省基层文化馆按照免费开放的工作要求和省文化厅制定的《江苏省公共文化馆服务规范》,不断深入推进免费开放工作。文化馆普遍建立了免费开放公示制度,编印和发放《文化馆免费开放指南》以及宣传海报和宣传单,并做好窗口接待、场所引导和资料提供。根据人民群众的意愿和需要,基层文化馆不断充实和调整免费开放服务项目。镇江市文化馆设立小剧场、排练厅、艺术教室、琴房、电子阅览室、共享工程放映室等免费开放场所16个,设置文心剧场、文心艺术讲座、艺术辅导等免费服务项目10多个。太仓市文化馆设置免费开放项目共五大类15个,“娄东戏台”、“舞林会友”、“太仓乐坛”等项目深受百姓喜爱,其中“娄东戏台”已举办52期,观众场场爆满。扬州市文化馆每年有近80万人次的市民进馆参与免费开放活动。

公益培训影响广泛。基层文化馆以“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提高素质”为宗旨,广泛开展公益文化艺术培训。南通市文化馆开设了声乐、书法、国画、古琴、仿真绣等28个培训项目,每年免费培训学员4000多人。金坛市文化馆举办暑期免费文化艺术培训班,共开设了12个项目,有拉丁舞、竹笛、素描、摄影、小戏、小品、曲艺等,每个项目都受到学员的欢迎。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基层文化馆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并让群众成为舞台的主角。苏州市文化馆开展了“家在苏州·欢乐大舞台”系列广场演出季活动、“家在苏州·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家在苏州·情满水城”流动演出、“家在苏州·欢乐社区行”系列活动、“梅花飘香系列演出”等。镇江市文化馆以“文心大舞台,大家一起来”为主题,坚持每周在中心广场举办一场文艺演出,2013年以来,已开展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各个艺术门类的专场和综艺演出近50场,参演的业余文艺团队近30个,群众演员万余人次,观众达10多万人次。确保每天都有精彩的文艺演出、文化展览等活动。徐州市文化馆开展的“动感彭城”广场文化活动、南通市文化馆开展的“文化江海行”、太仓市文化馆开展的“百团大展演”、丹阳市文化馆开展的“时代潮”广场文化系列活动、南京市建邺区文化馆举办的“精彩365,快乐每一天”活动,都已成为品牌。

“新市民”服务贴心、到位。基层文化馆积极面向农民工和弱势群体开展文化服务。南通市文化馆成立了“新市民文化服务中心”,通过各种途径为新市民免费提供文化活动场地、开展艺术培训辅导、举办专场文艺演出等。苏州市文化馆组织队伍到外来务工人员集宿区举办专场演出、流动展览活动。太仓市文化馆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设了国画班、书法班、舞蹈班、摄影班等免费少儿艺术培训班,并主动“送艺术”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集中的学校。

文化惠民形式多样。泰州市高港区文化馆从全区400多名文艺人才中遴选出具有一定演出水准的各类演员50人,组建了高港大江艺术团,在全区举行“文化港城行”基层巡演。南通市崇川区文化馆举办“群文流动大讲坛”,由群众点单,把群众需要的各类知识和文化艺术讲座送到社区。南京市高淳区文化馆利用村里的古戏台组织开展唱响古戏台等文化活动。张家港市文化馆结合全市开展的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帮助文化网格策划开展“幸福网格乐翻天”活动。昆山市文化馆年年举办“欢乐文明百村行”活动。武进文化馆创办的凤凰艺术团每年送综艺演出到社区、农村达200多场。

骨干培训扎实推进。丹阳市文化馆加强对城乡优秀文化团队和业余文化骨干的辅导培训,带动了全市业余文艺团队健康发展,目前全市已有业余文艺团队213支。扬州市邗江区文化馆在加强对团队培训辅导的同时,还在全区开展了“星级文艺团队”评比创建活动。扬州市文化馆实施了广场舞辅导员“月月训”工程,每个月编创一个新节目、举办一期培训,年培训广场舞辅导员近800人次。许多文化馆还建立了文化志愿者队伍。

网上服务不断拓展。基层文化馆加强了网上文化馆建设,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文化服务。苏州市文化馆完成了数字文化馆建设,于20135月正式上线,开通了网上群文活动信息浏览、网上艺术点播、电子杂志、在线辅导。南通市通州区文化馆开设了网上艺术课堂,让老百姓随时都可以接受文化馆的艺术培训,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欢迎。

江苏基层文化馆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存在着服务理念不新、供需对接不够、服务能力不足、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江苏基层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亟待进一步提升。进一步强化对基层文化馆经费、设施、人才的保障。经费、设施、人才,构成了基层文化馆的基本服务能力。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基层文化馆建设和免费开放经费的投入,支持文化馆进一步完善设施、设备,引进、招录和培养急需人才。坚持不断创新。文化馆应根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树立新的建设和发展理念,始终追求和体现创新。创新服务理念,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提供优质服务为核心;创新设置免费开放项目,使之更贴近当地的文化传统,贴近老百姓的文化需求,更能吸引群众参与;创新文化活动的形式,使之更有感召力;创新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使公共文化产品的形式、内容、艺术美感、精神内涵更符合人民群众的欣赏习惯和欣赏口味;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手段,深入推进数字文化馆建设,使文化馆的服务更方便、更快捷,实现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转型升级。整合全省文化馆资源,开展联合服务。省、市、县三级文化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要以江苏省文化馆为龙头,充分整合全省三级文化馆作品、设备、人才、队伍等资源,共同开展服务,使资源发挥出最大效应。

(作者系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省文化馆副馆长、省群众文化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责任编辑:刘卫东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