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作为全国唯一国际慢城、全省首个国家生态县,近年来以建设“美丽中国”示范区为新动力,不断赋予生态立区发展战略以新的目标内涵和实践举措,在积极探索生态与产业偕行、环境与民生共进、特色与优势彰显的绿色发展之路中,使“美丽中国”画卷在国际慢城、江南圣地展现出特有的风采。
一、塑造“四美”形态——深化生态立区战略的新成效
着力彰显形神兼备的山水人文之美。始终把自然山水和人文特质的“静与动”、“形与神”紧密结合,构筑山水串链、古今交融的生态人文空间。以山水城林融合为一体的生态基底为依托,强力推进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和改造、建设工程,集中力量把国际慢城、游子山、固城湖三个150平方公里生态标志区建成国家4A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塑造形成山、湖、圩、城、林有机相融的整体性山水人文意象。
着力彰显宜居乐游的城乡形态之美。始终把生态文明全面融入城乡规划建设之中,着力塑造建设空间与生态空间、城市空间与乡村空间最佳平衡的现代田园城市。在新城区建设上,整体构建形成高端居住、社区服务、文化娱乐、滨水游憩、楔形绿地等于一体的城市生活功能系统;在新市镇建设上,培育了“慢城桠溪”、“荷香砖墙”、“桃源阳江”等一批生态型新市镇亮点,全区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名位居全省第二;在新农村建设上,去年以来打造山水风光型、生态田园型、古村保护型、休闲旅游型等二星级以上康居乡村477个,高淳农村环境整治覆盖率、受益面均居全国第一。
着力彰显高效集约的现代产业之美。始终把绿色GDP作为核心价值取向,以“低碳、生态、绿色”的产业定位与策略,大力推进生态资源的活化、显化、产业化。去年以来建成市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和农家乐示范村4个,开发建设休闲农业基地5万多亩、综合商务载体50多万平方米,以休闲度假为带动的旅游人气年均增长近40%。在深入实施智慧招商策略和百企转型升级、千亿战略投资计划中,精心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两千亿级产业基地,以科技型服务经济等为重点的电子商务集聚中心,去年以来集聚超五亿元或超亿美元高端制造业项目15个、科技服务业企业30多家,高淳成为南京“高标准建设中国软件名城先进单位”。
着力彰显首重生态的绿色风尚之美。始终把“山清水秀生态美”作为最稀缺的资源财富,加快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新文明形态。大力实施以修复水环境、保障水安全、塑造水景观为重点的清水流域示范工程,全面展开固城湖生态修复、水阳江水系调整等立体化的保护修复,大手笔推进“点、线、面、环、楔”相结合的城市森林、农村森林、通道森林、水系森林和生物多样化森林“五个百里森林带”建设,去年以来高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跻身全省前列,成为南京郊区首个全国绿化模范区。同时,大力实施以低能耗、低排放、零污染为目标的循环经济推广工程,去年以来实施循环经济试点重点项目20多个,高淳经济开发区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全部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和ISO14000管理体系认证。
二、注重“四化联动”——践行生态优先发展的新举措
坚持生态化发展与新型工业化联动:以坚守生态底线来促进环境指数与产业指标的同步提升,使结构优化与后劲增强相辅相成。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高淳主动探索“以环境促发展”的新路,更加注重从产业源头减轻环境承载压力,以优越生态环境吸附人才、项目和创新要素,尤其在功能定位上把经开区确立为生态工业的集聚区、把宁高园确立为环保产业的示范园,在产业定位上致力于构建生态型、创新型的现代经济体系,以鲜明的实践指向摆脱“工业化的弊端”、减少“发展中的烦恼”。去年,高淳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2%的同时,单位GDP能耗、COD排放强度分别下降6.1%、5.6%。
坚持生态化发展与城乡现代化联动:以追求生态价值来促进人居环境与幸福感受的同步提升,使城市品质与生态文明有机融合。为了实现生态建设综合效益的最大化,高淳把塑造良好环境作为最重要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致力在加速全域统筹发展中融汇生态元素、体现社会关怀,在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中打造幸福家园、增进民利民享,统筹推进貌有所新与劳有所得、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困有所助、行有所畅、闲有所乐、安有所保“十有工程”,推动全域美生态与群众好心态的协调共进、城乡美誉度与百姓幸福感的同步增强。去年以来,高淳在“十有工程”上累计投入达30多亿元,群众对生活环境、公共服务、社会安全、法治建设的满意度居南京第一。
坚持生态化发展与产业特色化联动:以活化生态资源来促进休闲经济与都市农业的同步提升,使优质环境与绿色产业互为促动。顺应当今高度城市化后的乡村回归新趋势,高淳注重将生态环境保护开发与绿色休闲产业发展相融合,突出以活化转化生态环境资源为依托,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积极契入并充分扩张乡村休闲观光、都市景观农业、农旅结合体验等绿色经济因子,先后建成全国农村旅游示范村大山村等国家和省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30多个,南京首家以村为建设主体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江苏首个农民科技创业特别社区等都市农业园区30万亩,成为南京唯一的“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名县”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长三角最佳慢生活旅游名城”和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试点区、省园区农业建设先进区。去年以来,高淳休闲产业吸纳从业人员近7万人,带动农民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
三、营建“四全体系”——争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优势
努力营建全境生态体系。把全境802平方公里纳为美丽高淳的整体范畴,按照在省市率先创成全国生态文明区的目标要求,以“70%生态涵养区、30%生态经济区”的区域功能划分,在更高起点上精心构造生态标志区、生态湿地区、工业不开发区等多层次的生态空间体系和覆盖丘陵、森林、湖泊等多样化的生态复合系统,进一步优化提升山脉贯通、绿线联通、水系畅通的生态环境格局,使高淳成为山水画廊、绿色长廊、景观走廊互为融合的最佳人居环境城市。
努力营建全域生态体系。在全国率先制定并实施美丽乡村示范区打造标准、行动计划,因地制宜推进特色新市镇新社区建设,在努力保持镇村环境整治覆盖率和受益面全国第一的同时,集中力量推动环境整洁村向康居乡村、二星级康居乡村向三星级康居乡村提标升级,确保今年所有村均达到环境整洁村标准、三年内全区农村连片整治覆盖率和达标率均达100%,真正构筑起田园城市、优美小镇、康居乡村有机相融的空间框架,把高淳建成生态风光与乡土风貌相映生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宜居家园。
努力营建全程生态体系。将为环境减负、为生态增值贯穿于产业经济发展全过程,坚持实行最严格的项目评估制度、最严厉的环境执法制度、最严密的生态考评制度,以绿色生产调控机制来调高调轻调优企业结构,在持续挤出更多污染GDP的同时不断植入更多绿色GDP,推动经济开发区尽快创成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和创新型开发区、“三高两低”企业整治与落后产能淘汰继续走在省市前列,构建形成新兴产业快进与“三高”产业快退、循环经济快升与落后产能快降、生态效益快增与能耗排放快减的良性循环模式。
努力营建全民生态体系。以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抓手,把倡导生态文明、崇尚健康生活全面融入公民道德实践之中,不断增进全民尊重自然、环保优先的生态自觉,让绿色发展、低碳循环成为社会的主流,使人人成为创造环境、享受生态的主体,确保全区公众生态文明普及率、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一直位居南京第一、江苏前列,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促进相互动。□
(作者系中共南京市高淳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许 筠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