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作风长效机制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4-02-20     作者:韩 宁 朱建新 程筱栋    

 

作者:韩 宁 朱建新 程筱栋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关作风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直接关系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持续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再上新台阶,加强长效机制建设是关键。为此,我们结合无锡市机关作风建设的实践,对这一现实课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发展新形势对机关作风长效机制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中央以身作则带头改进作风,为各级机关建立作风长效机制明确了方向。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制定了八项规定,以中央政治局委员作为约束对象,坚持改进作风从自身做起,为全党作出表率,并以具有惩戒功能的约束机制为后盾,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始终保持“高压”状态。党中央率先垂范,为各地各部门建立机关作风长效机制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心、创造了条件。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的、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作风建设作为核心,为各地各部门探索和推进机关作风建设转变搭建了平台。

经济社会深度转型,迫切需要建立机关作风长效机制予以保障。当前,世界经济增速已结构性放缓,无锡经济已步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深化改革的攻坚期、风险矛盾的凸显期、负重前行的拼搏期。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社会结构、尤其是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重大热点问题,涉及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矛盾更加敏感易发。随着群众的公民意识、法律意识不断增长,政府机关工作作风和管理模式的改变更成为当务之急。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府管理模式。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办公自动化,已经成为现代政务的基本方式。通过政务信息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最终形成了一种面向决策支持和公众服务,以高效、公平、公开、勤政、廉洁为特征的新型政府管理和工作模式。信息技术还为民众监督机关作风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式,网络问政已经成为通达社情民意的新途径,广大群众借助信息技术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地参与问政,对政府部门加强作风建设是一种有力的监督。

机关工作人员素质结构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健全机关作风长效机制。2011年至今,无锡市党政群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含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硕士以上高学历人才在考录人员总数中占比近30%。新进工作人员基本形成了以“80后”为主体、“90后”比重逐年提升的格局。这些新生代工作人员追求自身发展的短期目的性非常突出,工作热情比较高,但更容易受挫;思维活跃,更具有开放意识,但工作紧迫感不强;对政治的热情不高,比较注重人性和个人需求的满足。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给进一步健全机关作风长效机制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二、无锡转变机关作风长效机制建设的实践

机关作风评议机制不断完善。近几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和实践各类社会各界评议机关活动,逐步扩大评议范围,不断提升评议活动的力度和深度,努力完善评议机制的内涵和外延,在全市机关营造了重视作风建设、强化工作效能的良好风气和浓厚氛围。

党政组织执行力持续加强。通过广泛开展“三走进三服务”党员志愿者活动,有力转变机关作风,促进基层和谐稳定。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提升了我市政府服务水平和行政效能。以“两集中三到位”为重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实在在帮助企业减轻了负担。

服务型机关建设快速推进。广泛开展“三解三促”、“一帮一、献爱心”等主题活动,健全“全市领导干部挂钩重点企业联系点”、“一线工作法”等制度,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努力完善政务服务体系,促进党群干群关系融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机关作风转变。

社会监督途径进一步完备。建立健全政府行政程序和工作程序,进一步完善民主决策机制,扩大公众参与。不断完善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网站建设,扩大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多渠道推进政府工作部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零距离”接触。

三、无锡转变机关作风长效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责任缺失现象时有发生,教育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教育培训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重能力轻素质、重业务轻观念的问题,导致有些机关工作人员具体工作得过且过,协调问题推诿扯皮,困难面前敷衍塞责。思想观念不能与时俱进,也导致一些人不重视学习,知识更新不快,解决复杂矛盾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偏低,影响了机关工作的整体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职能缺失现象依然存在,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强化。有些部门工作作风不深入,具体工作不落地;个别部门领导缺少开拓创新精神,工作老办法、老套路,一些部门在市场经营放开的背景下定位不明,管理边际不清,甚至在有些方面存在不尽作为、乱作为现象。缺少高效的服务效率和行政效能,暴露出社会组织不健全、行政管理机制不健全等本质问题。

行为缺失现象尚未改观,考核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由于目前全市各类条线考核众多,因此有些部门重审批、轻管理,重处罚、轻服务,制定和执行政策,以部门利益为重;少数执法管理部门缺少民本意识和公仆意识,服务不足,管制有余;有些机关干部理想信念、奉献精神、服务意识淡化,考核对推动工作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监管缺失现象仍需转变,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一些检查和监督遇见难点绕道走,缺少动真碰硬、一究到底的工作作风;由于存在“做老好人、怕得罪人”思想,有些部门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不去纠正、对一些明显违法乱纪的事情采取回避态度,给一些部门和人员行为失范和违规留下了空间和漏洞。

四、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考

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为关键,健全教育机制。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深入进行党的宗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引导机关干部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任务。加强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机关为载体,加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现代科技管理学习培训,更新系统知识。加强群众路线教育,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切切实实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以推进机构及其职能改革为抓手,健全管理机制。以推进机构及其职能改革为抓手,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大部制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社会中介组织的培育与发展,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司法工作机制、财政管理制度、投资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缩小行政审批范围,减少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建立和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的运行机制。

以提升机关服务水平为重点,健全考核机制。健全科学合理的作风绩效考评体系,科学设置绩效考评指标,构建符合无锡实际、反映单位职能、便于操作的具有无锡特色的市级机关作风和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加强作风绩效考评过程控制,探索建立常规检查与暗访、测评三种方式并用的检查工作机制,创新建立“数字考评”系统和部门(单位)工作考评改进机制。积极发挥机关作风考评结果导向作用,使机关作风考评成为市委、市政府推进政府创新的重要平台。

以推进全方位政务公开为核心,健全监督机制。大力推进政务公开,落实党务、政务、村(居)务公开、“四议两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无锡发布”、“无锡发布厅”政务微博和政务微博集群平台,落实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健全落实群众意见机制,对群众诉求和建议,相关单位限时处理。强化新闻舆论等社会监督力度,建立健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微博和手机“六位一体”的媒体监督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作者单位:无锡市委研究室)

责任编辑:尤 展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