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推进江苏人才国际化战略

发布时间:2014-02-20     作者:赵亮亮    
 

作者:赵亮亮

世界经济在先后实现了以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系之后,开始出现了以人才为引领的现代经济形式。人才经济正不断持续深入地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抢占世界人才争夺战略高地并以此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是从传统经济强国到发展中国家都正普遍面临着的巨大挑战。21世纪,是实现中华民族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中国梦”的世纪。江苏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发达地区,理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实现“中国梦”的开路先锋任务。梦需要人来做,梦想更需要人去变成现实。人才经济时代,无论全国还是江苏,只有也必须通过人才国际化战略才能实现发展之梦。

江苏人才国际化的重大战略机遇

江苏省是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处于全国前列,具备良好的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基础。

一是经济基础雄厚,经济开放态势良好。江苏省多年来经济总量、经济增速、人均生产总值等指标一直位于全国前列,外贸经济发展良好。20131-11月份,江苏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5017.54亿美元,其中出口3003.29亿美元,占比59.86%。雄厚的经济基础,发展良好的对外贸易,是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的前提和保障。

二是科研条件优异,科研成绩斐然。截至2013年底,全省分别拥有国家级和省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9家、54家,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0家、1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99个。2013年,全省专利申请504500件,专利授权239645件,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五年全国第一。良好的科学研究条件、合理的人才使用和激励机制以及已有的企业人才成果,是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的优异基础。

三是人才培养使用成效显著,国际合作条件完善。截至2012年底,全省人才资源总量908.18万人。院士91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6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43人。2012年,全省累计资助引进高层次人才10752人;人才贡献率达34.2%。在此基础上,更要注重人才质量,提高领军人才比例。

四是跨国企业和产业带集聚,人才国际化形成系统物化平台。至2011年,江苏省外商投资和港澳台投资企业达52959家,投资总额达5728.51亿美元。“沿江、沿沪宁线、沿东陇海线、沿海”发展的“四沿战略”,使高新技术、制造业、加工业更加集聚。通过国际化人才合作,实现了国际化人才与跨国企业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了人才、产业的协同效应。

江苏人才国际化的战略举措

一、完善国际通行的人才使用机制,创新人才使用模式,实现人才市场化流动。构建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制度体系,以市场化模式调节为导引,充分利用江苏在经济、科技、环境、技术、教育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人才使用机制创新,从世界范围分层次引进国际化人才。首先,在全国范围内招才引智,实现国际化人才从国内集聚江苏;其次,在世界范围内招聘中国高层次留学人员到江苏创业;第三,吸引世界顶级专家参与江苏经济社会建设;第四,扩大外国留学生来苏留学的规模,吸引外国留学生毕业后驻留江苏。通过不断优化环境,探索受世界优秀人才青睐的人才制度,“筑巢引凤”,不断减少政府的干预,真正实现以综合实力吸引国际化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扶持企业构建人才国际化激励机制,引导人才国际化进程纵深发展。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在,是经济效益的主要创造者,是人才国际化的主要实现者。提高企业人才国际化程度,是人才经济时代国际化战略的工作重点。由政府设立人才国际化专用基金,为企业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建立激励机制,首先可以有效减少企业为引进高层次人才而带来的资金成本压力;其次,通过政府投入,可以引导企业更新观念,重视人才国际化带来的长期收益,更新人才使用理念。以人才国际化实现企业国际化,带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参与竞争,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基于人才贡献度的评价机制,提高国际化人才使用效益。国际化人才评价体系及评价机制的建立,是关系到人才国际化战略成败的重要因素。人才国际化战略的目标是依托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实现人才经济时代的最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因此,应在人才贡献度的基础上,依据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规律,建立科学、全面的国际化人才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

四、打造开放包容的社会人文氛围,优化国际化人才文化环境。关注文化认同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国际化高层次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影响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创建具有兼容性和开放性的人文环境,实现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人才相互融合,使人才充分享受生活自由和人格尊重,对于吸引国际化人才、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

五、构建双轨制人才发展机制,实现国际化人才在大学和企业的多重效能。构建国际化人才在大学和企业双轨运行的人才发展机制,以产学研为纽带,以项目为核心,实现国际化高层次人才、一流大学和高新技术企业三方资源的高效整合,充分发挥人才在学术研究与技术开发之间的核心作用,实现经济效益、人才发展、人才培养等多重功效。

江苏人才国际化战略的预期目标

打造人才高地,集聚全世界智力资源。通过人才国际化战略的顺利实施,力争到2020年,使江苏吸引大批世界高端人才并成为国际化人才集聚地,优秀人才总数、高端国际化人才比例等评价指标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通过创新改革更加凸显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汇集全球智力服务于实现“两个率先”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营造人才环境,形成可持续发展态势。人才的总量、水平、创新能力是人才国际化战略的显性目标,而营造有利于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等方面的人才环境,则是人才国际化战略更为重要的关键目标。至2020年,江苏省将通过人才专项政策和通用性政策调整,以人才为核心,以发展为目的,全面深化人才环境,实现人才总量、质量及效益等全面可持续发展态势,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流动等环节长期可持续性发展,人才评价、人才激励制度科学性持续提高,实现人才与社会在文化认同等方面和谐发展。

实现人才效应,引领“江苏梦”顺利实现。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核心目标是发挥人才效应引领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江苏在长期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确定了以“两个率先”为显性指标的“江苏梦”,为江苏的长期发展指明了方向。但由于长期快速发展,江苏在资源、人才、环境等方面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劳动力密集型、高能耗、污染型产业严重威胁着“江苏梦”的实现。这些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构成了近一时期的主要矛盾,需要我们加快实施人才战略的步伐,全面提高人才效应,以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提高人才效应为重心,保持江苏全国区域创新能力排头兵的位置,早日实现“江苏梦”。

发展人才经济,助推“中国梦”早日成功。人才在江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制定人才经济时代人才国际化重大战略架构,明晰人才战略的目标、理念,全面科学推进具体实施措施,将引领江苏经济社会进入以人才为核心的快速发展高级阶段,推进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实现经济与社会、科学与文化、自然与人文全面协调发展,成为全国人才经济发展的标兵与榜样,进一步推动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本质内涵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作者系河海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 宁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