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发布时间:2014-02-20     作者:沈 健    
 

作者:沈 健

教育是关系千家万户、关乎千秋万代的大事,承载着全社会的关注与期待。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3年,全省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教育强省、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教育事业取得新成就,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省人民。

推进部省共建,教育现代化呈现新局面

教育部将江苏省列为国家教育现代化试验区并实行部省共建。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会,与教育部签署了共建国家教育现代化试验区协议,发布了《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确定27个教育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点),启动新一轮教育现代化建设。召开苏北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完成4个县(市、区)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工程。顺利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国家和省定三年规划任务,2013年加固改造、新建重建中小学校舍近600万平方米,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建设任务。完成117片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建设。成立江苏教育咨询委员会、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强化决策咨询和督导检查。组织开展日韩教育现代化比较研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

注重内涵建设,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基础教育方面,完成首批20个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评估,启动创建第二批28个示范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65个县(市、区)在全国率先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认定,对17个县(市、区)进行了省级督导评估。遴选第二批薄弱初中课程建设项目66个,以及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48个、培育项目6个。支持具备条件的普通高中与高校协作实施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试点。职业教育方面,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启动215项试点项目。确定106个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建设单位和7个建设培育单位,立项建设277个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17个国家级和8个省级高职实训基地,认定110个省级中等职业教育品牌特色专业。组织全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信息化教学大赛。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中职、高职金牌数双双获全国第一,实现“五连冠”。高等教育方面,深入实施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新增1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9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新增量和总量均居全国第一)、74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147个本科专业点,资助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844项。在教育部2013年公布的全国学科评估排名中,江苏高校有13个一级学科排名第一。全省6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继续实施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确定2518项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项目,新增企业研究生工作站594个。

坚持教育惠民,教育公平取得新进展

健全教育优先发展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实施公办幼儿园、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提高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实施中职免费教育,实现所有学段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全覆盖。推进平安高考,完善高考录取政策,取消5%预留选择性计划,改为执行教育部规定的1%预留计划政策。全国1471所高校在我省录取各类新生38.7人,高考录取率达85.8%。外来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比例达96%。落实来苏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研究制订新一轮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方案。加大对苏北连片地区、赣榆、沭阳等地区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苏州大学等6所苏南本科院校对口支持淮阴师范学院等6所苏北本科院校。加大扶困助学力度,按照省定标准,做好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累计资助180.4万人,发放助学金7.3亿元。

深化改革开放,教育活力逐步增强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国家教改项目。开展高职与普通本科“3+2”分段培养、高职与本科联合培养试点。新增15所公办高职院校实行注册入学、6所省属本科院校开展省内自主招生试点。新设昆山杜克大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泰州学院、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迁址连云港办学,3所高职院校更名。加快社会教育改革发展,召开全省社会教育暨开放大学建设推进会,核准建设62所市、县(市、区)开放大学。积极推动长三角地区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教育部新批我省28个本、专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审确定2013年度省政府留学奖学金项目人员383 人。实施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首批选派319名大学生赴国外知名大学学习。

服务经济社会,教育贡献度不断提升

实施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首批确定立项建设中心29个、培育建设中心11个。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牵头的3个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2011计划”。新增4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评审确定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547项、重大项目62项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454项及重大、重点项目47项。在第六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我省高校有73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8项。累计组织135所高校赴徐州、淮安、连云港、海安、江宁、阜宁等地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会同省经信委新建9个高校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新增6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和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152.6万人次。“江苏学习在线”主网注册用户达8万余人,用户总学分达183万分。语言文字工作不断加强,在全国率先颁布贯彻国家语言文字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建成地方语言资源数据库,开展手语主持专业研究生培养。支持西部地区教育发展,投入1.88亿元支持7个西藏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9.78亿元支持新疆培训教师1.8万人、建设校舍约60万平方米。

保持和谐稳定,教育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指导高校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系列活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省教育系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不断提升。组织高校参加全省学习型党组织和领导班子评选,12所高校入选。评出高校最佳党日活动146个、党建创新奖21项、统战工作优秀案例25项。配合省委组织部做好省属高校党政领导班子调整换届工作。指导16所高校开好党代会。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进”工作,继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继续加强,扎实推进全省教育系统“5611”廉洁教育工程。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强化校车安全管理,全省教育系统持续保持和谐稳定。加强教育新闻宣传,为全省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2014年,全省教育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以建设教育强省为目标,以教育现代化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动力,努力办好让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

(作者系省教育厅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

责任编辑:张 宁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