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美等国农业发展路径

发布时间:2014-03-17     作者:杜梅萍 何 益    

 

作者:杜梅萍 何 益

综观国外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无一发达国家不高度重视以现代机械替代手工劳作,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和发展农业,用现代经济管理科学经营农业,进而提高农业的专业化、集约化和市场化水平。近年来,法、美等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在探索农业的科学发展中,走出了以下路径。

追求科技化发展

法国是欧洲农业最发达的国家。目前法国农业现代化程度很高,农产品不仅能够充分满足本国的需求,而且还能大量出口,是世界上农产品出口量最大的几个国家之一。法国的农业之所以能在不太长的时期由弱变强,主要因为其健全的农业科技和推广体系的建立,为本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也给法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该国强调农业生产者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19491968年间,法国农民自发组织了1300多个“农业技术研究中心”,学习新的农业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法国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1960年以后,法国为了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建立了以高等、中等农业教育和农民业余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教育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农业教育,提高了农民素质。现在的法国农民一般都有农业技术高中或农业专科大学文化,他们有文化,懂科学,善经营,对发展本国农业起了关键性作用。

美国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的“三位一体”体系更是有效地增加了农业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权重和效用。这个体系有三个特点:一是由州农学院同时承担教育、研究和推广三项任务,使三者结合在一起,互相促进,并切实为农业生产服务;二是每年的研究推广计划由基层向上申请,推广站提供的服务尽最大可能满足面上农业生产需要;三是推广经费由联邦、州和县共同负担。美国农业科学研究的经费充足,它主要来自公共和私人两大系统,二者互相补充,前者侧重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后者侧重于新产品开发和应用研究。

英国也比较重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为了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在全国各地都设立了适用农技推介中心,一以贯之地大批量培训农技人才,着意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提高农地单位面积产量。

鼓励合作化经营

发达国家在农业科学发展中,一般都鼓励农民组织起来,提高自我服务水平,以期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节省交易费用,规避市场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美国农业合作社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内为其社员提供物资与资金、组织经营管理等,对外输出劳务和销售农副产品等。因此,农业合作社不仅直接成为土地和市场联系的纽带,而且成为一种能够避免市场风险、保护农民利益的有效的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完全由农民自发联办,没有任何官方色彩,主要活跃在流通及农产品初加工、储运和销售环节,把分散的农户与大市场联结起来,增强了农业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法国农业的经营方式主要是中小农场,其中耕作面积在80公顷以下的农场占农场总数的81%,它们既是法国农业生产的主力,又是农村经济结构的基础。这些中小农场的前身就是农业合作社。法国的农业合作社产生于19世纪中叶,随后迅速发展起来,到20世纪60年代末,全国建立了3100个农业信贷合作社,7200个供应和销售合作社,1400个服务合作社。合作社一般按行业划分,农户可同时加入几个合作社。双方每年签订一次合约,农民专心生产,其他的事项全交给合作社去办理。年终结算时,扣除风险基金和发展储备金,其余的按入社资金和按农产品收购量分给社员。如果发生亏损,社员也要按对应的份额承担风险。为了鼓励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可免交33.3%的公司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法国农户基本上都成了合作社社员,农业合作社占据了农产品市场绝大多数的份额,生产资料和饲料基本上由供销合作社销售,90%以上的农业贷款业务,由信贷合作社提供。

日本形成了整体合作化的经营格局,由农业协同组织联合分散的农户形成集约经营。农协在日本政府财力物力支持下,通过其遍及全国的机构和广泛的业务活动,同农户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经济联系,起到在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上使小农户同大市场对接的作用,在有效阻止商业资本对农民的盘剥、保护农民利益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日本的农协并非是一个纯粹的经济组织,它除了完成经济职能外,还帮助政府贯彻农业政策,在本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起到了特殊作用。

推行机械化种植

美国的农民生产了占世界50%的玉米、20%的燕麦以及15%的鸡肉、猪肉、棉花、烟草和小麦。实行机械化,使得该国的农业劳动力需求显著减少。1820年,一个美国农民耕种出来的粮食只能供给4个人;今天,一个农民耕种出来的粮食可以养活56个人。美国的农民利用牵引机、播种机、耕耘机、收割机以及其它的机器从事农作,只需很少的人便能经营一个很大的农场。1850年,美国差不多有3/5的工作人口是以农为生。今日,只有5%(约425万)的人在务农,国内绝大多数的家畜与粮食作物都靠他们生产,同时还供应出口。

法国在追求农业专业化和一体化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引导本国农民走上了农场经营规模化、生产方式机械化道路。他们凭借发达的工业基础,积极研制和生产各类农机具,以促进农业机械化、自动化进程。现在,法国农民使用的农业机械品种齐全、自动化程度高,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运用行政力帮扶

纵观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发展,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居功至伟。

美国政府颁布法律、制定政策,全方位地规范和引导农业健康发展。美国政府的农业政策主要是为了减少市场波动和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以弥补市场调节功能的不足。政府通过休耕计划、农作物保障计划等来稳定和保护农业;通过建立健全法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指导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法律体系,保护农民的正当利益,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公平交易,政府每隔5年就出台一个“农业法案”计划,美国农业科技研究局据此制定6年农业科技发展计划,与农业法案相衔接;通过国家税收、补贴、价格干预、信贷管理以及产量定额分配等手段,对农产品市场与农业内部资源配置保持有效调节。

法国政府主张只有掌握一定专业技术的务农人员才能获得政府提供的各种优惠。为了提高务农者的科技水平和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专门设立了“全国农业进步基金”,成立了“全国农业推广和进步理事会”及各省的委员会,并颁布了《农业推广宪章》。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参与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在全国形成了农机、农药、化肥、良种和先进农艺的立体推广网络。在农技推广上如此,在涉农的其它方面亦如此。该国的土地政策促成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该国的机械化政策激发了农户使用先进农机具的热情,使得农田耕作效率和土地产出率得以明显提高;该国的专业化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劳动的分工协作,既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又便于管理和机械化的推广;该国的财经政策则引导着社会资金投向农业,且调动了农民务农的积极性。

日本分散的小农经济能迅速纳入现代化的轨道,也得益于日本政府的全面干预和有力的宏观调控。该国在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平后,通过补农举措很快实现了农业振兴。

(杜梅萍:《前线》杂志记者 何益:省纪委办公厅秘书)

责任编辑:汤建奎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