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批评自己 敢于批评别人

发布时间:2014-03-17     作者:朱月亮    

 

作者:朱月亮

省委书记罗志军在210日出席镇江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时强调,从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抛开面子、揭短亮丑的勇气,动真碰硬、敢于交锋的精神,深挖根源、触及灵魂的态度,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真正做到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罗志军书记的这一讲话精神,凸显批评和自我批评对于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处理党群关系、军民关系、官民关系以及其他人民内部关系时,就采取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开展的整风运动,就是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宗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为夺取人民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党一直强调务必经常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在新的历史时期,批评和自我批评没有过时,仍然是解决党内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法,必须大力弘扬党的这一优良作风。

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讲真话,道实情,勇于批评自己,敢于批评别人,是立身做人的道德操守,更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是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每一个党员干部,不论是加强廉政建设,还是参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都应坚持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

毋庸讳言的是,在一些地方,少数党员干部“怕”字当头,批评上级怕掉“乌纱”,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批评自己怕被人拽住“小辫子”而自找难堪、自讨苦吃,于是流行于表里不一、满口假话,满足于一团和气、谁不得罪,热衷于当众不谈论别人缺点的“老好人”、做不论好事错事都说可的“模棱手”。所有这些,都是党性不纯的具体表现。

正在全省深入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实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就必须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这不仅需要党员干部破除言多必失、明哲保身的思想顾虑,敢于秉公直谏,仗义执言,更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从改进作风做起,虚怀若谷,诚恳纳谏,不打“棍子”,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穿“小鞋”,支持、鼓励、保护敢于板起脸来批评、敢于挺直腰杆批评的人,切实营造畅所欲言、心情舒畅的民主氛围。

责任编辑:丁和平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