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做好企业效能监察工作

发布时间:2014-03-17     作者:袁渝娟    

 

作者:袁渝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通过各种形式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加强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岗位的权力监督,进一步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是今后非常重要的任务。效能监察工作就是适应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工作关口前移、治懒防腐的一个重要途径。

企业效能监察是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围绕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效益、效率、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主动发现、揭露和处理挥霍浪费、营私舞弊、侵吞国有资产等行为,堵塞管理漏洞,是对企业效能监察机构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应该达到的目标。

企业效能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开展效能监察活动虽然较早,在实际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效能监察的普及率不能令人满意,效能监察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大多数企业存在重视廉政监督、忽视效能监督的现象,对效能监察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理解不深,对开展效能监察的作用了解不透。二是效能监察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目前,还没有企业效能监察的程序性法规,各行业、各企业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对效能监察的方法和途径把握不好。有些单位仅仅把反腐败的视野局限在已被揭露出来的腐败案件上,其实在腐败发生前,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防止腐败的发生。如发现有重大损失浪费、重大事故、严重亏损、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低劣、物资积压等现象,这需要重视效能监察“事前监察、事中监察、事后监察”的功效。四是奖惩不平衡,惩处多奖励少。效能监察主要是通过监督检查进一步促进企业建章立制、规范管理、防范风险,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偏。在实际工作中,效能监察往往只对存在问题的被监察对象提出监察建议和责任追究,却忽略了对一些履职尽责的被监察对象进行奖励。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完善效能监察机制

效能监察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管理中查找问题,努力健全适应企业发展的效能监察服务、管理、工作运行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首先,建立领导协调机制。主动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形成效能监察的整体合力。要专门成立由纪检、监察、审计、财务等业务骨干为成员的效能监察领导小组,行政主要领导负责、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专业职能部门配合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

其次,完善宣传教育机制。一是要开展群众性的教育活动,宣传勤政廉政的思想。我们既要廉政,又要勤政,不管什么岗位,什么工作,既然在位,就要对岗位负责,对自己负责,就要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兢兢业业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员工开展效能监察的自觉性。使企业员工明确效能监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对效能监察工作的认识,达到积极主动配合效能监察的目的。二是对效能监察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和效能监察业务知识,以便于效能监察工作的正确顺利开展。三是企业党政领导不仅要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企业经济效益负责,也要对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负责,要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的高度来重视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加强对效能监察工作的领导。

第三,健全选题立项机制。立项机制的建立可以把超前防范与过程监督结合起来,把加强管理与查处问题结合起来,把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与推动廉政建设结合起来。要通过平常的自上而下的对企业薄弱环节的检查,或通过信访举报掌握的情况,认真研究,反复协商,选好题,立好项。同时,本着先易后难、先专项后综合的原则,选择那些群众反应较大、是非较明显、容易见效果的问题作为效能监察的项目,使大家目的明确,充满信心。

第四,确立绩效考评机制。积极探索绩效量化考核,建立科学、量化和可操作性的绩效考评办法,制定效能激励机制和告诫、诫勉制度,与当前企业开展的干部考核评价及职工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地分析是非功过,坚持正确的,反对错误的,肯定好的,指出问题与不足,该处理的作出必要的处理,真正做到惩腐扬善,赏罚分明。

找准坐标,贴紧中心,提高效能监察水平

随着企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好效能监察工作,如何贴紧经济工作中心,为经济工作服务,这是纪检监察部门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一)贴紧中心,抓住关键

效能监察项目要选择那些领导有要求、群众有反映、问题较明显、容易见效果的问题,办一件成一件,这样才容易使效能监察工作打开局面。要盯住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环节,提前介入,把住源头。例如,基建领域的招投标是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工程建设的源头,能否把住这道关口,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质量的优劣。要把偏重事后“翻箱倒柜”地清查,引导向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聚焦”,严格实行“三公开”,即公开报名、公开投标单位和公开评标定标结果。在招投标过程中,要严格把好“三关”,即严把招投标单位资质关,严把招标程序关,严把招投标纪律关,坚决查处招投标过程中的违规违纪行为。

纪检监察部门不能坐而论道,必须主动深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对于重点环节和立项项目进行解剖,发现管理的漏洞,研究制定加强管理的措施和方法,堵住企业效益流失的“明沟、暗渠”。只有深入到企业管理的一线,才能够揭开影响企业发展和效益提高的盖子,提高效能监察的针对性。

(二)领导重视,形成合力

效能监察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有领导重视,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各级领导要进一步加强对效能监察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各有关部门要予以积极合作。要把效能监察工作纳入单位业务工作的目标管理,与经济效益考核挂钩,切实把效能监察工作作为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和促进生产、经营、管理、发展的重要措施。行政领导要主动关心,当好后盾,为效能监察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工作氛围。

纪检监察部门要主动担负起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制订详细的效能监察工作计划和措施,并将效能监察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单位。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按照“依靠不依赖、到位不越位、督办不包办”的工作原则,充分调研,积极发挥相关部门、单位和人员各自的职能优势和业务专长,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采取部门分工、各行其责、协作配合、加强督查的工作方法。纪检监察部门还要及时收集信息,坚持效能监察运行会制度和重点问题现场会制度,严格验收每一个阶段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下一个阶段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领导指挥下一阶段效能监察工作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真正发挥牵头部门的作用。

(三)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效能监察工作内容极为丰富,这就对从事效能监察的工作人员提出了全方位的素质要求。它要求我们既要懂法律,又要懂财务;既要懂业务,又要懂技术;既要懂经济,又要懂政治;既要依照法律按照规定严格办事程序,又要学会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目前,面对效能监察工作涉及面广、工作要求高的状况,我们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监察干部综合素质已成当务之急。

(作者单位:南京新工投资集团纪委)

责任编辑:刘 忠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