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法”扶不起跌倒的道德?

发布时间:2014-04-18     作者:戴先任    

 

作者:戴先任

35岁的梁娅倒在深圳地铁蛇口线水湾站C出口的台阶上,并保持这一姿态达50分钟。监控录像显示,在梁娅倒下后有发出求救的动作。三分钟后,有市民发现并告知地铁工作人员。随后地铁工作人员赶到,民警也在25分钟后赶到。1118分,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发现梁娅已经死亡。(227日《南方都市报》)

这起事件,让人想起被称为“好人法”的《深圳经济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去年81日才开始实施,这部法规是全国首部保护救助人权益的法规。“好人法”实施之初,虽然是一部地方性法规,但也让国人为之欢欣鼓舞,认为这是“‘撑腰’跌倒的道德”,能鼓励好人做好事。对比现实,不禁让人感慨“好人法”的无力。

不过当时在场的人,也并不是像“小悦悦事件”中一样,全都冷漠旁观。录像显示,梁娅倒下后,有7人经过,却视而不见,但后来经过的人看到后,虽然没有伸手去扶,却也通知了地铁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和民警到达现场后,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但等救护车到达,已经过去50分钟了。公安局方面表示,当时民警因为不清楚情况,所以也不敢乱动事主。但正像梁娅的姐姐所问:“为什么让妹妹在冰冷的地上躺那么久?50分钟里,没有人去扶她,也没有人给她盖件衣服。”这些是可以做到的,可能当时在场的人,确实不知道如何救治,也怕自己的救助行为,不仅救不了梁娅的生命,反倒被摔倒者和其家属误解。这除了是怕惹麻烦的原因,也是因为大多数人缺乏专业的急救知识。

为何不在第一时间拨打120电话而拨打110报警电话呢?摔倒者当时最需要的是专业救护人员。地铁工作人员是否处置不当?急救车按照规定应该五分钟到现场,怎么迟滞了半个多钟头?

这起事件,似乎并没有人有过失,但还是让人感受到了社会些许的冷漠。如果这些人面对的是自己的亲人,是不会表现得如此“理智”的,比如摔倒女子的姐姐和母亲赶到现场后,对已死亡的梁娅还在进行人工呼吸。如果每个人都将危难中的同类当成自己的亲人,施以援手,或许梁娅也不会死。

“好人法”的积极意义不可抹杀,可是面对社会道德滑坡和社会成员之间彼此的警惕与互不信任,出台一二部法律法规鼓励好人好事并不会立竿见影。要让社会成员之间变得守望相助,还需要潜移默化,耐心引导,需要全社会更多的努力,慢慢减少公众心中受社会负面现象影响而日积月累的负能量。

责任编辑:丁和平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