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建清 孙中俊
沼气是生物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我省将生物质能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沼气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沼气的规模化生产运用仍处于较低层次。江苏经济发达,人口密度高、环境容量小,能源资源环境压力大,当前沼气产业化发展的条件与时机基本成熟,应当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抓住机遇,对发展规模化沼气产业进行超前部署、有序推进。
沼气产业的战略地位作用
发展沼气产业有助于带动新能源经济发展。我省能源自给率低,对外依存度高达90%。沼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来源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林业剩余物、工业有机废弃物及城市有机垃圾等。我省生产沼气主要用于发电,已有大中型沼气发电工程40多处,装机容量3780KW,年发电1000多万度。据测算,每天处理100吨工业有机废物、城市垃圾和废水等沼气原料,一年可生产经过提纯的沼气80万立方米、有机肥料3.4万吨,可替代汽油650吨。如果创建若干个10亿立方米级的提纯沼气“气田”(每个气田由数十个分布较集中的沼气工厂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我省天然气供应紧缺问题。与从外购天然气、花费巨资修建管道相比,规模化沼气业具有显著的经济战略优势。
发展沼气产业有助于从源头治理大气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汽车尾气排放是形成PM2.5的主要因子之一,使用沼气汽车可有效缓解这一问题。据测定,使用提纯沼气的卡车氮氧化合物和微细颗粒排放分别为0.539g/km和0.002g/km,只有同型柴油卡车的14%和3%,有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专家测算,沼气工厂每天处理100吨沼气原料,一年可减少1.2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使用沼气对治霾的作用比使用常规天然气还要突出。长期以来,秸秆焚烧是季节性困扰我省城乡空气质量的一大问题,发展沼气产业,工厂化集中处理农作物秸秆和人畜粪便,可有效解决焚烧秸秆污染问题,有助于促进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沼气副产品沼渣、沼液还可作为有机肥,减少使用农药化肥带来的污染,使农业产业链闭合,形成良性循环。
发展沼气产业有助于相关产业转型升级。规模化沼气产业链较长,可以延伸到化工、机械、汽车等多个制造业,促进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如推广使用燃气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可以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能源汽车普及应用。将减排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的车辆设计制造成本进行比较,则提纯沼气汽车比一般的汽、柴油车更有优越性,制造成本低出数倍。
江苏发展沼气产业的国际比较
目前,欧盟国家沼气产业已进入工业化阶段,形成了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和销售,年总产量200亿立方米以上。与欧盟国家相比,我省沼气产业发展有四个方面的差距。
首先,战略思维上的差距。欧盟国家把发展沼气产业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组成部分,确定沼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欧盟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生物质能源将占欧盟能源消耗的20%。其中瑞典2007年生物质能源已占全国的25%,计划于2020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依赖石油的国家。我省沼气产业目前局限于农业生产领域,发展沼气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农户用能、处理畜禽粪便、秸秆焚烧问题,还没有把沼气上升为全省能源战略的高度来推动发展,沼气作为生物质能源在全省能源结构中占比很低,仅占1%。
其次,技术路线上的差距。欧盟国家普遍走沼气提纯路线。未经提纯的沼气中甲烷含量仅为60%左右,热值较低,利用价值不高,但经过规模化生产并提纯到93%以上就成了比化石天然气更经济环保的高附加值商品气。德国和瑞典起初技术路线并不同,德国采用沼气直接发电,瑞典采用提纯后并网、车用模式。由于沼气发电成本高,政府对沼气发电优惠政策只有15年,德国后来转向经济效益更好的提纯路线,并且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沼气提纯工厂。目前我省主要生产粗制沼气,沼气提纯比重较低,附加值不高;在应用上,我省生产的沼气主要用于发电,这种应用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一是沼气发电系二次能源转换,工艺流程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存在较高的能源损耗,并产生部分有害气体;二是由于沼气未经提纯,对其商业化运用带来严重制约,很难形成大规模生产和消费;三是目前我省沼气发电设备主要依靠进口,价格昂贵,财政补贴负担重,也影响各地发展沼气产业积极性。
第三,原料利用上的差距。欧盟国家不仅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作为沼气生产原料,还将工业有机废弃物、林业剩余物、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活性污泥、河流湖泊的淤泥作为沼气原料来源,利用一些边角地、山坡地、盐碱地等种植能源植物,用于生产沼气,与许多产业形成良性循环。我省沼气资源丰富,据估算,每年有沼气原料约4.5亿吨(其中农作物秸秆约有4000万吨、工业有机废弃物约有7000万吨、畜禽粪便约有8000万吨、林业剩余物约有200万立方米、生活垃圾约有3000万吨),若将其转化为生物燃气相当于4000万吨标煤。目前实际利用的沼气原料只是能够集中的部分畜禽粪便和部分农作物秸秆,许多沼气原料没有利用起来,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第四,政策支持上的差距。对沼气产业给予高强度的政策支持,是欧盟国家一个共同特点。欧盟国家对生物燃气企业普遍实行税收减免和投资补贴。德国2000年出台《可再生能源法》,促进生物天然气产业发展,目前有7000多家大中型沼气厂。瑞典则对沼气工程提供造价补贴、电价补贴、减免碳税等激励政策。欧盟国家实施鼓励汽车使用沼气政策。瑞典建有30多座车用沼气工厂,有沼气汽车2.3万台,有230个加气站,2009年消耗天然气6700万立方米,其中65%是沼气。与之相比较,我省在政策上主要补贴沼气工程建造,而对沼气原料生产、收集和商品气的营销没有补贴。
江苏发展沼气产业几点建议
把发展规模化沼气作为新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建议抓紧完善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在能源结构中明确沼气消费比重,争取到2020年我省沼气在能源消费中占到20%左右,逐步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加快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在技术路线上,明确走沼气提纯路子,分步推进、分类实施。第一步,苏南以生活和餐厨垃圾、工业有机废弃物等为主要原料,苏中苏北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为主要原料;第二步,以河道淤泥、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能源植物等为原料。二是把沼气产业纳入发展规划,打破城乡分割局面,加快一体化发展。在城市包括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同步考虑沼气产业配套基础。三是理顺能源管理体制。建议有关职能部门牵头制定全省沼气产业发展规划。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加快培育沼气产业骨干企业,实行重点布局、统一规划、市场化运作,发挥龙头作用。
建立健全统一的沼气产业体系。一是实行“零排放”市场倒逼机制,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扩大沼气应用市场。二是用足用好现有农村沼气业发展政策,进一步完善细化相关激励政策,为沼气企业提供更多、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国家有关发展大型沼气产业项目和资金支持,建立沼气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三是建立全省收购与销售一体的原料市场,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四是建立产品(商品沼气、沼渣、沼液)市场流通机制和沼气工程建设和运行的长效发展机制,加快推进环卫所、污水处理厂等公共事业单位的市场化改革。
抓好产业示范和技术创新。一是鼓励先行先试,结合实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示范区、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建设,以养殖业集中区、企业聚集区、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区等为重点,加快建设产业示范基地。可在苏南、苏中、苏北各选一个县进行试点后推广。二是大力发展提纯沼气,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快沼气生产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发攻关。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研制和布局燃气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生产;同时密切跟踪国内外沼气技术最新进展,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沼气工程技术和建设、运营及管理经验。
(作者单位:省政府研究室)
责任编辑:金 雯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