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江苏体育产业“撑杆跳”

发布时间:2014-06-17    

  文/王 芸


  我国体育产业预计会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迎来一个快速繁荣期。其依据是,不仅各发达省份正在纷纷成立体育产业集团,推进体育产业加快发展,而且一些国外体育集团也在瞄准中国市场,参与相对空白的市场新领域竞争。在此背景下,我省如何利用优势抢占先机,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显得尤为紧迫。为此,本文结合体育产业特点,以及近几年在国内市场、资本领域获得成功的经典案例中所受的启发提四点建议:

  一是加强与成熟产业跨界合作,创立新型体育产业运营模式。实行跨产业融合发展,是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的一条捷径。我省体育产业刚刚起步,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后来者居上,首先要用好江苏良好的产业基础。比如与电商结合,开拓多种体育彩票在线销售模式;与旅游产业结合,在景点、中心休闲地带嵌入新型健身器材;与制造业结合,在工业设计方面融入体育元素。特别建议要与文娱传媒结合,利用传媒平台,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偶像明星。除了传统竞技类运动明星外,可以通过社体类活动、高校、网络等平台发掘和包装一批平民偶像,选拔标准含运动元素即可,可以涵盖体育技能、设计等各类型人才。这些人的成功,既符合中国梦精神,为社会注入正能量,也能增强原创意识,带动设计、生产、消费能力,培育原创品牌。

  二是建设体育创意产业园,搭建体育产业集聚发展平台。依托园区、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是江苏经济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发展体育产业,也要做好“产业园区”这篇大文章。由于体育产业的产品具备强健身体、娱乐精神的功能,因此建设体育创意产业园应当秉着吸纳包容的精神,在考虑当地人才、产业特色的基础上,可同时兼具景观性、娱乐性和互动性,使园区除了具有产业集聚功能之外,还具有相应的人文特色。全省各园区之间,还要考虑协同发展,形成合力,避免各自为战,恶性竞争。

  三是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加快体育产业资本运作步伐。产业只有与资本融合,才具有无限做大的可能性。建立体育集团公司及产业园区,只是形成了初步的体育产业链条,实现了原始产业集聚,而要使产业快速升值,就必须加快资本融合,培育自身品牌。可以通过设立体育品牌基金,对原创、设计、理念、活动、栏目等有培育提升空间的对象,大力倾斜支持,形成基金到自有品牌到价值吸附及创投上市的一条龙服务,从而实现资本的快速集聚和产业集团化。

  四是变革传统经营业态,增强体育产业竞争力。这里主要提两点建议。第一,改革体育彩票销售模式。电商已成为各种产业发展争相栖息的平台,体育彩票的电子化也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目前来看,手机比网络在线销售更容易令人接受,成功案例如微信、愤怒的小鸟、滴滴打车等比比皆是。在开发手机彩票销售端口时,如能与手游模式有机融合在一起,将体育彩票中一般人不熟悉的组合购买方式混合在游戏中普及,甚至是通过游戏中虚拟购买的刺激,无疑能更好地培养受众群体的兴趣度和参与度。同时,开发新品种,注意与文化传媒的结合,使彩票、特别是竞猜性产品除了具备彩票本身特质外还可兼具投资价值、文化色彩、时尚触点以及收藏价值等多种特质,从而增强实体店在向彩票超市、彩票俱乐部转型的吸引力。第二,关注冷门赛事。目前,国际级赛事运作成本过高,以一省之力,频繁运作国际级赛事显然不太现实,但走体育产业化道路,赛事活动应当具备一定的密度。面对这种矛盾,可将触角伸向国外市场发展成熟而国内相对冷僻的体育门类,如欧洲的手球,在这块领域,抓住对方想进入中国市场普及宣传的诉求,低成本运作世界级赛事,虽然需要市场培育期,但只要做好规划和宣传,回报价值值得期待。

  (作者挂职单位:省政府办公厅新闻联络处)

  责任编辑:许 筠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