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春阳
创业活动的活跃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创业活跃、企业密集的行业、地区、国家,经济发展总是又快又好。因此,英国政府提出要建成全世界最适宜创业的国家;香港特区希望通过每年一度的“创业日”活动推动香港的创业精神,“鼓励创业,令经济保持活力”。
新时期的江苏精神也是以“创业”为首,反映出我省从上到下的文化自觉和科技自觉。当下正值大中专生毕业之际,正确引导他们加入创业洪流,对于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无疑具有特别意义。
一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在我们江苏,已然有了一个较好的人才创业生态系统。表现在:
孵化扶持措施有力,创业发展环境优良。首先,注重政策落实。一方面,减免税费,2013年企业科技税收减免额达215亿元,约占全国1/6。另一方面,突出对人才创业的扶持,资助1550位青年科研骨干,储备优秀学术带头人,孕育未来创业企业家。坚持载体、项目、金融、服务“四位一体”联动,落实研发场地、研发经费、住房保障和子女教育,吸引更多高科技人才到江苏创业。目前全省入选国家“千人计划”385名,其中创业类占全国的近30%。其次,发挥资金引导作用。设有多个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发展,其中省创新资金共立项目1260项,财政拨款达3.37亿元。为引导融资机构加大对创业企业的扶持力度,2013年又设立天使投资引导资金,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支持科技创业。第三,弘扬创业精神。全省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建立创业文化,努力营造崇尚创业、竞相创业的环境氛围。2013年举办的首届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注重宣传创业人才的创业经历、创业体会、创业经验,深度挖掘创业先进典型,大大激发了全社会的创业活力。
载体建设发展迅猛,创业阵地根基坚实。为满足不同阶段创业企业的发展需求,形成从项目初选到产业化的全产业创业孵化体系,我省今年初启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试点建设工作,首期批准建设10个试点,营造低门槛、低风险的微观创业环境,不断催生创业项目转化、扶持创业者及创业团队创办企业。与此同时,积极发展专业孵化器、软件园、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国际创业园和创客空间等各种新型创业载体,为人才和企业创造全链条创业条件。
服务功能配套完善,企业孵育能力提升。围绕创业人才和企业发展需求,全省不断完善“创业导师+专业孵育+创业投资”服务模式。2012年,省里专门出台“进一步推进江苏科技创业导师工作的指导意见”,聘任142名“江苏科技创业导师”,并建立“创业导师+孵化器+联络员”三级联动体系,鼓励创业导师通过点对点、巡回诊断、成长咨询等方式开展创业辅导服务。同时在各地设有科技经费引导的种子资金,解决了相当多创业人才及企业的融资难题。另外,还借助于孵化器功能,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注重对接科技服务机构,对创业人才、创业团队和初创期企业以及成长期企业,提供针对性、专业化链式服务。
二
由于各方的精心构建和不断培植,全省人才创业生态系统正在发挥着四方面的积极作用:
成为孕育发展科技型企业的主要源头。近几年,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每年新入驻企业平均达4000家。截至2013年底,全省孵化器内在孵企业24930家,累计毕业企业6496家,其中上市企业24家,南京联创、研控科技、东大金智、苏大维格、远景能源、镇江奥雷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从孵化器中脱颖而出,发展成为行业领军企业。2012年在孵企业总收入近1400亿元,孵化器已是地方科技工作的抓手、区域经济发展的推进器。
成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阵地。配合各区域特色经济发展需要,江苏积极推进有利于吸引本专业范围内的优势项目,有利于聚焦本专业领域内的优势力量,有利于形成本地区特色的产业集群的专业孵化器建设,不断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2012年全省建有各类专业孵化器90家,孵化面积59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4233家,涉及软件、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环保、新材料、工业设计、新能源、光机电等多个产业领域,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部覆盖。光伏、物联网、纳米、软件等江苏新兴产业代表性企业都诞生于孵化器,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经成为高科技新兴产业培育的摇篮。
成为吸引高科技人才创业的理想家园。江苏科技企业孵化器凭借优质的创业服务和优良的创业环境,日益成为各地“筑巢引凤”和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基地。截至2013年底,江苏孵化器在孵企业从业人员56万余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38万人,集聚了近20万科技人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38人、留学归国人员9534人。如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纳米科技园在孵企业就拥有千人计划人才19人、省双创人才28人。江苏孵化器也已成为大学生的创业基地,近三年全省大学生创办企业数占在孵企业总数的比例均达10%。
成为探索孵化发展新路径的时代先锋。江苏既是全国第一批成立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省份,也是全国第一批成立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第一个颁布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地方服务标准、第一个编辑出版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报告的省份。江苏注重吸取国内外孵化器发展的先进经验,鼓励国有孵化器实行组织创新和机制创新,采用市场机制运营管理,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孵化器。江苏科技企业孵化器正朝着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多样化、组织体系网络化、创业服务专业化、服务体系规范化、资源共享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三
为了更好地支持和促进高校毕业生投身新一轮创业大潮,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我省创业生态系统。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体间的相互依存,其实是以相互竞争为形式与内容的,在此消彼长中,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推动系统及各生物体进化到更高级别。创业生态系统中,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坚持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需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科技资源向基层、向企业、向市场转移,更多地发挥市场作用配置科技资源,以市场的竞争、汰劣机制导向科技创业企业的发展。
高度重视中介组织作用。科技中介组织为人才创业搭建桥梁和纽带,同时在促使政府、高校院所、投融资机构等系统要素互动作用于企业发展中,发挥着主要连接作用。因此,推动中介组织发展,有利于创业生态系统保持活力、不断完善。应鼓励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开展技术经纪、融资担保、国际技术转移等服务活动;支持省级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开展一站式服务,完善创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建立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鼓励发展民办科技服务机构等。
健全孵化绩效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综合绩效评价体系。采用社会效益、孵化效率、服务能力及发展规范等指标,对孵化器及平台的建设与管理、运行情况、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服务水平等做综合评价、考核,每年可对服务效能显著、考评结果突出的孵化器给予运行补贴,引导其规范运作,促使其又好又快发展,形成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复核、激励和退出机制。
完善上下左右协同机制。围绕科技创业企业孵化这个科技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的核心要素,各要素之间需建立有效的协作模式。除加强省与地方的上下协调,还要重点完善科技部门与教育、金融等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探索科教协同培育科技创业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途径。鼓励高校院所深入科技园区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开展技术研发、企业孵化、人才培养等活动;支持创办大学科技园,建设创业创新基地。鼓励科技与金融部门协同创新科技金融产品,扶持创业企业发展。
(作者系江苏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陈伟龄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