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荣平
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率领的台湾各界人士访问团时,发表了《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重要谈话,在海峡两岸引起强烈反响,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肯定和普遍欢迎,海内外舆论给予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这一重要谈话之后,江苏台办系统迅速认真组织了学习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总书记在对台湾问题长期观察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深刻阐述了中国梦与台湾同胞梦的联系,提出了“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对台工作指明了方向。
高层次、求实效 强化合作平台载体建设
去年11月,2013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在南京成功举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专程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两岸企业家峰会理事会成立后举办的新一届“升级版”峰会,围绕“两岸产业合作新局——挑战与对策”这一主题,共举办15场主要活动,达成7项交流合作备忘录和17项投资项目协议,并发布了《共同倡议》。同时,我们紧紧抓住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获得国务院批准的重大机遇,积极推动试验区各项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目前,江苏省政府已出台支持试验区建设的31条政策措施,国家发改委牵头召开了部省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政策效应明显,截至2014年3月初,已有143家台资企业集团开设人民币双向借款账户,双向借款规模达69.1亿元。今年,我们将着力推动两岸企业家峰会和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的融合发展,放大平台叠加效应。进一步推进峰会组织化长效化机制化建设,加强会员企业服务保障,吸引更多两岸知名大企业、具有代表性的成长型企业参与峰会。
优结构、重布局 推动台资产业集聚优化
2013年,苏台产业合作在高平台上取得新的进展。全省新批台资项目626个。截至2013年底,江苏已累计批准台商投资项目超过2.45万个,超千万美元项目5500多个,实际到账台资超过630亿美元,占大陆吸引台资总量的1/3以上。苏中、苏北和沿海地区协议利用台资、实际到账台资和台资大项目三项指标持续上升,苏南地区吸引台资质量稳步提高,台资产业区域布局日趋合理。以展成科技、实联化工、台湾永丰银行为代表的一批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落户为标志,江苏台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4年,我们将以深入实施苏台经贸交流合作“百千万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强苏台产业互利合作和融合发展,从单向的招商引资向双向产业合作拓展,从传统的项目合作向彼此的经济交融发展,着力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合作,扩大金融保险、物流分销、文创设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合作,促进品种改良、生态观光等现代农业领域合作,加快形成全省台资产业集聚新亮点。
重引导、高起点 助力台企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改革是发展的源泉,创新是成功的动力。2013年,江苏着力打造台企创新发展新高地,深入实施台资企业“三自主”转型升级工程,推动台资企业加快自主创新,申报自主知识产权,创立自主品牌,推动大中型台企建立研发机构。省台办积极帮助152家台资企业向省有关部门提出了408条政策专项申请。2013年,全省共有60家台资企业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5家台资企业建立省级研发机构。
起床戴海昌眼镜,早餐喝旺旺牛奶,吃元祖蛋糕,穿达芙妮皮鞋,骑捷安特上班,用宏碁电脑,打HTC手机,加班了来一碗康师傅,回家做饭用樱花厨具……一大批台企名牌落户江苏大地,它们在苏台交流合作中孕育生长,也在创新发展的土壤里蓬勃壮大。如今,在江苏台资企业已经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4个,江苏省著名商标29个。
定政策、优服务 营造良好台商投资环境
江苏素有亲商、安商、富商的优良传统。从“六个进一步”到“六加一”,再到《两岸投保协议》签署后率先出台《江苏省保护和促进台湾同胞投资条例》。这些政策举措正在全省各地得到落实,惠及越来越多的台商台胞。
2013年,江苏在大陆率先成立省级层面的台商服务中心,淮安等地先后建立起专门的台商服务机构。江苏有12个省辖市和6个台商集中的县(市、区)建立了台商权益保障协调委员会。苏州还设立了全省首家涉台仲裁中心。镇江市在大陆率先成立专门的台商知识产权与专利保护中心。泰州市每季度举办一期“台商讲堂”,为台商开展政策法规辅导,深受台商欢迎。连云港等地也分别开展“台商服务年”活动、出台了为台商提供优质服务的指导意见。
从昆山的“马上办”到淮安的“101服务”,从宿迁“365服务”到徐州“海峡天使、维权先锋”,江苏对台商的优质服务理念和务实举措,已经成为吸引台资最具竞争力的综合优势。在台湾电电公会发布的2013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报告中,全省被列入评比的23个城市(区域)全部被评为极力推荐和值得推荐城市,数量位居大陆各省(区、市)第一,并在前十名中占据半壁江山。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江苏省保护和促进台湾同胞投资条例》的宣传和实施,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台商台胞权益保护工作的执法调研活动,争创全国性台商服务工作示范点。充分发挥省台商服务中心功能,推动各市和台资企业集中的县(市、区)成立相应机构。完善省台胞投资权益保障协调委员会的组织架构和工作网络,健全各地台商权益保障机制。加大对涉台投诉案件调处力度,努力提高结案率和台商台胞的满意度。推广昆山等地建设台商精神家园的经验做法,努力为台商多解难事、多办实事、多做好事。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加快设立台商会馆,建设台湾特色文化街区。
多渠道、宽领域 构筑“苏台一家亲”大交流格局
扩大两岸各界交流,深化各领域合作,有利于密切同胞联系、融洽同胞感情。去年,江苏共组织各类赴台交流近4000批次、1.62万多人次,居民赴台旅游达近18万人次。江苏有6位省领导相继赴台开展经贸、人才、文创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台湾方面连战、吴伯雄、萧万长、林中森、江丙坤等政商高层人士先后到访江苏出席各类重大交流活动,密切了苏台两地之间的高层往来,增进了双方交流合作共识。江苏各省辖市的党委或政府的主要负责人也纷纷率团深入岛内,与台湾有关方面签署了一批交流合作协议,为构筑苏台交流合作常态化机制打下了坚实基础。
同时,江苏与台湾在文化、教育、科技、旅游及党际、劳工、青年、妇女等各领域、各界别的交流更加活跃。全省共组织79批1073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大学生村官和基层干部、医疗卫生人员、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等,赴台观摩、学习、研修和交流。首届“海峡两岸青年歌会”、 “炫动青春”夏令营、“太湖风·两岸情”两岸青少年棒球友谊赛等活动相继成功举办。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谈话精神,努力构筑“苏台一家亲”的大交流新格局,适时赴台举办2014台湾·江苏周活动,推进苏台两地产业融合、互利双赢。此外,进一步丰富内涵、创新形式,把“苏台文化之旅”打造成汇聚展示江苏文艺精品的综合性对台文化交流品牌。积极开展苏台文化名人交流互访活动,举办第二届两岸青年歌会、老南京民国文物展等活动,组织昆曲、锡剧、淮剧等江苏传统地方剧目入岛演出,展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继续推动苏台人才交流,大力推进苏台专业技术人员交流,分期分批组织全省金融管理、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员赴台研修培训。继续实施“千名大学生村官赴台培训计划”和“千名乡镇干部赴台培训计划”,组织各地大学生村官和乡镇干部赴台研修。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
责任编辑:戈尚达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