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志忠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抓住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将创新驱动作为江苏下一轮发展的核心战略。工业设计作为创新转型中见效最快、效果最好、成本最低的措施,将推动“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跨越发展。
一
工业设计是与工业化进程相伴产生和发展的,是人类创新能力在工业生产过程的体现。从国际上看,工业革命已有200多年发展历史。欧美国家是工业设计的先行者。全球工业设计发源地德国,将设计创新作为探寻人类合理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一些城市工业设计中心的人员编制为国家公务员。美国在1992年就提出“设计美国”的战略口号,把工业设计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美国传统设计以实用、合理著称,当前则表现为高科技加大胆幻想、高情感加多元文化,涌现出苹果手机等层出不穷的新产品。法国和意大利的设计产业根植于其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强调文化性、艺术性、历史性,注重传统的同时又十分讲究创新,善于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色彩、新潮流,在汽车、服装等领域成为时尚领跑者。在亚洲,日本和韩国最早将工业设计确定为“国家产业”。
中国工业设计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在国家层面,2010年8月,11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2011年底国务院下发了《工业转型升级》五年规划,2012年年初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这些文件分别强调并阐述了发展工业设计的必要性和战略意义。北京2007年启动设计创新提升计划,出台一系列政策来引导、支持设计企业发展;上海目前已建成80个以设计为特色的创意产业园区,创意设计产业的增加值已占上海GDP的7%以上;广东在全国率先制定出与国际接轨的工业设计职业标准,率先开展了国家认可的工业设计职业资格评定工作,建立了工业设计成果评价制度等,目前是我国工业设计产业综合水平最高的地区。
二
江苏是全国工业大省,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乃当务之急。
工业设计是江苏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再创领先发展优势的助推器。江苏工业占据全省经济半壁江山,无论是规模总量,还是行业门类之齐全均位居全国第一。但受到资源环境双重制约、生产成本上升、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影响,传统加工制造业竞争力正在逐渐减弱,单纯靠扩大加工规模降低成本的空间不断缩小,附加价值越来越有限,利润空间不断萎缩。新时期如何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继续保持江苏工业的领先优势,一个关键抓手就是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使“江苏制造”建立在“江苏设计”基础上,进而实现“江苏创造”,在不增加原材料使用、不增加能源消耗的条件下,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实现经济和产业格局的根本性变化。据统计,在导入设计创新机制的企业中,有90%改善了企业形象、80%进入了新的市场、70%降低了产品成本,企业利润的40%来自设计。未来,我省需要建设更多工业设计园区、发展更多企业设计中心。
工业设计是江苏发挥科技人才优势、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着力点。我省产业基础扎实、科技人才资源丰富,规模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以及高等学校数量、在校本科及以上学生数等重要指标均居全国前列,发展工业设计拥有雄厚的基础。从创新活动来看,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经过科技创新、设计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四个环节。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情况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设计创新这一“短板”。目前,我省企业科技经费中80%以上主要用于新上生产线或更新设备,新产品开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仅为0.96%,规模以上企业平均研发费用偏低,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亟待加速。
工业设计是江苏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突破口。按照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工业设计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板块,发达国家的成功实践已经展现出工业设计与制造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态势,这也是江苏经济发展的方向,因此,需要充分释放工业设计的活力,以此为突破口全方位带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协调互动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三
江苏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可以归纳为“八个一”,即:培育一批高端设计领军人才、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设计创新成果、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设计创新中心、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设计创新基地、打造一批设计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一批设计产业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出台一批鼓励设计创新的政策、奖励推介一批设计创新产品。当前,要通过实施“五个路径”,加快江苏工业设计产业发展。
广泛营造“重视设计、崇尚设计”的良好氛围。将工业设计提高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高度,制定省级层面促进设计产业发展意见,按照“产业设计化、设计产业化、设计人才职业化”的思路,发展工业设计产业。通过在全省举办工业设计展、工业设计大赛、工业设计产业论坛、工业设计网站等,营造重视工业设计的浓厚氛围。
加快构筑工业设计人才高地。工业设计是“人脑+电脑”的产业,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江苏科技人才优势突出,但工业设计人才总量偏少、层次不高、待遇偏低。要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优秀人才,构建涵盖市场与用户研究、品牌与产品策划、产品设计、设计成果产业化服务等创新全流程的综合人才体系。更为关键的是,要在设计师职业资格评定等方面取得突破,打造设计人才高地。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加快提升设计创新发展能力。鼓励企业、设计机构、高等院校开展基础性、通用性、前瞻性的设计研究,支持基于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需求的设计应用研究,促进工业设计从外观设计向提高附加值的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以产业链、产品链、技术链、商贸链为依托,组建设计产业联盟,鼓励和支持开展关键共性环节设计创新攻关,促进联盟设计协同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整体提高。整合设计产业基础数据和研究成果,增强设计原始创新能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大设计创新投入和设立企业设计中心,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同时,加快建设一批以工业设计为主的实体设计产业园区,推动企业设计专业化、社会化发展和园区化集聚。在设计产业园,通过实行“政府扶持、社会资本参与、企业化运营”的方式,加强政、产、学、研、商、金六方联动,推动市场对接、共享技术、人才培训、品牌推广、专利转化、金融孵化六个结合,实现高端产业引领、高端人才集聚、高端研发支撑、高端设计推进、高端制造提升、高端产品涌现,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工业设计发展新路径。
提升设计产业国际化水平。顺应国际设计产业东移趋势,积极引进新的设计理念、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吸引跨国公司和境外著名设计机构来江苏设立分支机构。鼓励省内企业、设计机构和设计人才“走出去”,参与国际设计评奖、展览等活动,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设立设计研发机构,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江苏设计国际竞争力。
优化设计产业发展环境。目前社会各界对工业设计的认知度还偏低,再加上广大制造企业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满足现状,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不够强,对工业设计的认识甚至还停留在“美术工艺”的概念。同时,市场准入机制不完善,导致工业设计企业水平良莠不齐,恶性竞争大大降低了行业的整体竞争力,阻碍了行业良性发展。因此,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逐步完善市场准入机制,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系省政府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戈尚达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