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晓伟
民心民意是最根本的执政资源,敬畏群众是党员干部应具备的基本政治品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告诫领导干部要恪守“三严三实”,“心存敬畏、手握戒尺”。
剖析近年来少数地方的干群冲突案例,根源大多在于干部对群众缺少敬畏,主仆关系错位。就宿豫干部队伍的实际看,经过近几年持续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已得到有效治理,但联系服务群众的惰政思维、慢作为、不在状态等现象依然存在,成为影响和制约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的重要阻力。维护党群、干群关系,责任在党,关键靠干部。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干部敬畏群众”的有效途径,推动“群众找干部”向 “干部围绕群众转”的角色回归。
健全考核评价机制,让干部不敢忘记群众。强化目标管理的“民生导向”,对乡镇实行“一镇一策”差别化考核,将乡镇目标考核与民生事业紧密相连,减招商引资考核权重,增服务、富民、稳定、环境等民生指标权重,倒逼干部围绕群众干工作,用心释民惑、解民忧、聚民心。对职能部门实行分类考核,减少对非经济主管部门的经济考核指标,取消党群、政法部门的招商引资任务,让信访、工会、妇联、司法等单位心无旁骛抓“主业”,一针一线地做实群众工作“细活”。加大干部评价的“民意权重”,把为民服务本领高的“好干部”选上来,把对待群众工作不热心、对待群众诉求不上心的“无心”干部换下去。
健全民主参与机制,让干部离不开群众。群众是真英雄,群众中蕴藏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实践启示我们,理解与支持源于沟通和参与。所谓沟通,就是只有跨越与群众之间的感情之“沟”、信息之“沟”,才会有心心相“通”、工作畅“通”。所谓参与,就是只有广泛邀请群众参与党委、政府的工作,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批评,才能获得民意的支持,凝聚起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编好沟通参与这张“干群网”,关键要抓好“三个环节”:在民意采集环节,要广泛征集“民声”,让党委、政府耳聪目明,干部随时知道群众在想什么、关注和期盼什么;在民主决策环节,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主动邀请群众参与,让群众知道党委、政府要干什么、为什么这么干;在民主监督环节,要选聘群众“监理”,对社会关注的工作进行体验式监督,对干部作风、机关效能进行全方位监督,让群众随时了解干部正在干什么、干得怎么样。
健全教育引导机制,让干部心中真正装着群众。以敬畏之心服务群众,既要外力推动,更要从思想教育入手,解决好“总开关”问题,让党员干部时刻保持“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政治清醒,始终怀有心连群众、情系群众的思想自觉。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精心设计有效载体,重点解决干部思想上“想不想”、能力上“会不会”服务群众的问题。开展“以讲促学”活动,以领导干部讲堂为平台,采取电视直播的方式,区级领导班子定期带头向全区人民汇报调研成果和工作思路,以倒逼“充电”机制,大兴下基层调研之风。开展“情景式”教育,运用党性教育和警示教育两个基地,编好正、反典型两部教材,以鲜活的教育场景引发党员干部内心反思,增强联系服务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开展“体验式”教育,上好群众路线“必修课”。在乡镇层面全面推行“一员挂百户、一卡连民心、一表征民意、一本记民情、一车通万家”的“五个一”工作法,做到干群“连心”村不漏组、组不漏户,通过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的“接地气”方式,让党员干部始终围绕群众转,培养对群众的真感情,提高做群众工作的真本事,着力锻造一支让群众看得见、叫得应、来得快、作风实的干部队伍。
(作者系中共宿迁市宿豫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丁和平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