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桥战役”看民心向背

发布时间:2014-08-26    

钱春霞

光阴似箭,时光荏苒。在“八一”建军节这个特别日子里,回忆当年老百姓支前的感人事例,既是对我党我军和我国人民光荣奋斗史的回顾,也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回忆和讴歌。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每一场斗争和每一个战役的胜利无不凝聚着人民群众对我党我军的全力支持。

“黄桥烧饼黄又黄嗳,黄黄烧饼慰劳忙嘿,烧饼要用热火烤哎,军队要靠老百姓帮......”,这首诞生于炮火纷飞的黄桥战场的歌,真实反映了战争年代我党我军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血浓于水的鱼水深情。

1940年,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亦是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陈毅、粟裕领导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率部挺进苏北,建立了以黄桥镇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时任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为首的顽固派,乘新四军初到黄桥,立足未稳之际,从1940年6月28日到10月6日的101天中,对新四军发动了五次进攻。尤其在最后一仗中,韩德勤亲自指挥26个团共3万余人的兵力,兵分三路,从黄桥的东、北、西三个方向进攻新四军,叫嚣着要将新四军合围聚歼于黄桥,没死的也要被赶到黄桥南面的长江去喝水。

此时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全体指战员仅7000余人,战斗人员仅5000余人,敌人对粮道和运输进行了封锁,7000将士面临衣食无着的严重困难局面。黄桥镇的数千群众卸下了家里的门板、拆了睡觉的床铺,送到新四军阵地,并连夜帮部队突击构筑工事。全镇的66家烧饼店炉火通红,13家磨坊磨声隆隆,开明士绅开仓供粮,全镇80辆木制推车日夜车轮滚动,穿过敌人封锁线,把大批烧饼等食品和物资送上前线。就这样,一场正义战胜邪恶,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黄桥战役以新四军的全胜而告终。

5000多人参战而且装备较差的新四军打垮了国民党顽固派装备精良的部队30000多人的进攻,真正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如果深究这个伟大奇迹产生的原因,正如黄桥烧饼歌里唱的:“黄桥烧饼黄又黄嗳,黄黄烧饼慰劳忙嘿,烧饼要用热火烤哎,军队要靠老百姓帮……”而当时老百姓还编了另一首歌谣:“天上有个扫帚星,地上有个韩德勤,手下白养几万兵,不打鬼子欺百姓......”两首歌谣的对比,平实告诉人们的是“得人心者兴,失人心者亡”的历史定律。除了支前民工冒死为新四军送物资,还有许多感人之事。当地老百姓给敌人和新四军当向导,他们领新四军走的是近路、好路;而给敌人带的是越走越兜圈子的小路。特别是新四军用有限的兵力围歼顽敌时,老百姓把来增援的敌人带到难辨方向、河道纵横的小路上,而且越走越远,为我军聚歼被困之敌赢得了宝贵时间。几名普通百姓把敌人带得越走越远,他们起的作用很难用一个排、还是一个连的兵力来比喻!正如毛主席说的: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回顾这段血雨腥风的历史,耳旁又响起了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时那番深情的话语:“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老区人民。革命真的来之不易,主要是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心心相印。党呢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而领导人民展开了革命斗争;人民呢真正是跟党走、相信党,这种精神在我们新时期要大力弘扬!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讲话,回顾发生在战争年代的群众舍命支前的感人事迹,更让我们感到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只有把战争年代我们同人民群众那种鲜血凝结的真情传承和弘扬下去,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告慰当年为中国革命、为黄桥战役而浴血奋战的英烈们和英勇支前的老百姓!□

(作者单位: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

责任编辑:刘 忠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