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希
立场问题向来都是基础性、根本性问题。坚定不移地站稳群众立场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根本体现,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党员干部来讲,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首要、最核心的就是要找准位置、站稳立场,真正使群众路线成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与群众同呼吸的生命线不能忘,找准定位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员干部作为组织的机体细胞,如果定错了位,就会“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定偏了位,就会“辕向不对行不至”;定歪了位,就会“标杆不正影自斜”。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紧扣群众路线这条生命线,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定准位、定好位,切实摆正心态、摆正位置,真正做到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拧好“三观”开关。坚定理想信念,必须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这也是作风问题的思想源头,解决不好,偏离轨道、自我放松等问题就会在所难免。活动中我们坚持把补精神之“钙”作为第一要务,明确提出每月开展一次中心组学习、组织一次讨论交流、精读一本指定书目、每个环节举办一次辅导等“四个一”学习要求,全面学习党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以及“三严三实”要求,加强心得交流,开展“三个谁”讨论,努力使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返璞归真,在党性上固本培元。
照好“四面”镜子。党员干部只有照好镜子,才能真正认清自己;只有多照镜子,才能常常警醒自己。为此,我们把中央提出的“四面”镜子作为标准:对照理论理想,引导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原著、认认真真读经典,努力使党的理论入脑入心;对照党章党纪,组织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观看《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等专题片;对照民心民声,深入研学《损害群众利益典型案例剖析》等典型教材,深查自身存在损害群众利益的不当行为;对照先辈先进,组织观看《焦裕禄》等专题录像片,汲取他们为民务实清廉的精神力量。
当好“三员”角色。角色定位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和行动。相对于普通群众,党员干部是多重社会角色的结合体,只有正确认识自身的角色定位,才能行所当行、止于所止。就仪征而言,我们一直提倡党员干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当好“三种角色”。一是当好称职的公务人员,时刻牢记职责,干好本职;二是当好优秀的服务人员,把重大项目服务作为重点,努力为基层、为群众提供最优质、最高效的服务;三是当好普通的群众一员,做到以权为轻、以责为重,以利为轻、以德为重,从严要求自己。
和群众心连心的感情线不能断,主动换位
俗话说,“感情是处出来的,亲戚是走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做群众工作就要注意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党员干部只有将心比心,才能换取真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良策。”对于我们党员干部来讲,践行群众路线,必须善于换位、主动换位,切实做到身近心近情更近,切实保持与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
心里面装着群众。毛泽东说过:“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么,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领导干部无论职务多高、权力多大,都应用群众的视角察民情,用群众的心思体验群众的困难,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这些年,我们始终把群众的需要放在心里,站在群众立场上来研究和解决问题,针对中后山区群众吃水难问题,先后投入2亿多元实施区域供水工程,让全市所有群众喝上了长江水;针对农村河塘淤塞问题,投入3.6亿元对全市河塘进行清淤清杂,一举还清了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欠债”;针对项目审批手续复杂问题,推行并联审批,项目办理时限缩短2/3。
行动上走进群众。群众路线不能只停留在嘴上、纸上,必须落实到腿上。党员干部只有走下去,才能获得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只有走下去,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为此,我们结合仪征实际,探索建立了党群干群“连心卡”、领导干部联系服务基层“三大行动”等制度。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开门搞活动”,组织开展百名领导干部听民声、百名监督员评行风,千名代表委员大走访、千名支书进家门,万名党员献良策、万名群众大评议的“百千万”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解决群众困难。
工作中联系群众。现阶段,有一种现象非常“奇怪”,就是交通发达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心理距离却远了;通信先进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交流沟通却难了,归根结底还是党群干群之间的感情出了问题。我们践行群众路线,必须全面畅通群众联系渠道,真正实现党群干群心连心、零距离。中央启动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后,我们就围绕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整合各类行政资源,建成了12345公共服务中心,搭建了市民热线、政府论坛等11条群众意见表达渠道,全方位加强政民互动,全天候受理群众诉求。目前,中心每天收到群众各类诉求超过160件,办理答复率达到99%。
同群众共奋斗的本位线不能丢,回归正位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线就是“聚焦反对‘四风’,解决突出问题”。分析“四风”问题根源,就是一些党员干部因为有了一点权力和地位,思想和行为发生了缺位、错位甚至越位,从根子上讲,都是特权思想在作祟。因此,我们践行群众路线,重点就是要消除特权思想,真正使“权力回归本位、党员回归本色”。
坚持以上率下。党员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既是活动的实践者,也是活动的示范者,务必先禁自己先正自身,首先做到打铁自身硬,以身作则带动见贤思齐。我们突出围绕“一把手抓”,制定下发“一把手”《工作手册》、签订教育实践活动“一把手”《责任书》,建立活动定期推进、联系挂钩、质量控制等机制。突出围绕“抓一把手”,要求把自己摆进去,市委常委会带头作出“六带头六带动”承诺和坚决反对“四风”加强作风建设承诺。
强化问题整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解决问题是硬道理。但客观地讲,一次活动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必须分清轻重缓急,有的放矢。为此,我们在活动中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做到“三个必改”,即“四风”问题必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必改、民生实际问题必改。近期针对简化基层考核、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个人有关活动事项、减轻社区负担、提升绿化造林实效、整治328国道南北辅道等五个方面问题,我们明确牵头领导和责任部门,研究制定了相关整改意见,一项一项抓好落实,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科学建章立制。制度是权力运行最好的轨道。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出台“八项规定”和十五项禁令,并带头执行、严格查处,对党员干部不正之风起到了有力的遏制和震慑作用。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解决“四风”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制度。因此,我们把建章立制作为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围绕规范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权力运行,制定了一把手“四不直接分管”制度;围绕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制定了十六条《实施意见》;围绕权力监督,出台了《“三直接”十大环节操作规范实施细则》,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作者系中共仪征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丁和平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