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好青年群众工作

发布时间:2014-09-23     作者:共青团江苏省委    

 

作者:共青团江苏省委

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青年群众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广大青少年提出了殷切期望,对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团组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各级团组织要不断提升青年群众工作水平,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切实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从共青团的本质属性和当前形势入手,深刻理解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重要性

青年一代的新特点、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信息技术的新变革,迫切需要共青团组织准确认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刻认识自身肩负的使命、更加扎实做好青年群众工作。

巩固和扩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是团组织的政治职责,必须始终高举团旗跟党走,为实现“中国梦”凝聚青春力量。共青团是党的青年组织,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主体,引导青年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团组织的根本任务。开展好青年群众工作,广大团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贯彻群众路线,始终站稳群众立场,提高群众工作本领,从而汇集青春智慧,凝聚青春力量,为实现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谱写好“中国梦”的江苏篇章注入强劲青春动力。

着眼于增强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影响力,增强党在青年中的凝聚力和青年对党的向心力,必须更好地服务青年、赢得青年、代表青年。共青团的生命力在于同广大青年的关系,这决定了团工作必须植根于青年之中。多年来,江苏团省委坚持“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青年有什么需求,团组织就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不断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努力使团组织成为联系和服务青年的坚强堡垒。但是,伴随着青年大规模的社会流动和灵活就业,大量团员青年游离于团组织之外。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扩大团的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努力做广大青年值得信赖的贴心人,实现梦想的助梦人和合法权益的代言人。

团组织面临的“四大危险”决定团组织必须做好青年群众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对照党的要求、时代的特征和青年的变化,团组织在履行职责方面还有不少不适应、不符合的地方,存在着四个方面的危险。一是脱离青年的危险。现阶段,基层团组织密切联系青年的工作不仅没有得到加强,反而有弱化的趋势,团青关系越来越体现出一种“选择关系”。二是能力不足的危险。基层团工作跟不上形势变化,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不能掌握工作主动权,思想引导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三是流于形式的危险。“团干部履职时间的阶段性与青年工作的持续性”之间的矛盾,导致团工作中的形式主义、短期行为广泛存在。四是覆盖不够的危险。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盲点”、“盲区”,对青年社会组织的管理欠缺,覆盖不够,导致团组织“边缘化”、“空壳化”。

从“五个融合”入手做好青年群众工作,努力打造服务型团组织

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需要团组织在适应青年新特点的基础上,增强共青团的服务能力,打造服务型团组织,把团的功能定位、工作理念和工作重心全面转移到服务工作上来。

在服务大局与服务青年的融合中不断强化团的工作导向。通过服务青年来实现服务大局,只有切实做好服务青年的工作,成为青年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才能把广大青年团结在党的周围,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在当代青年需求丰富多样的前提下,要努力形成一批贴近青年实际、具有独特和持久社会功能、运行机制相对完善的服务项目,做到有政策支撑、有制度安排、有高效运作,真正涵盖青年成长成才、身心健康、就业创业、社会融入、婚恋交友等各方面需求。

在组织集聚与网络影响的融合中不断扩大团的有效覆盖。目前,由于团组织设置的体制机制不灵活、基层团组织活力不足等原因,青年群体中有很多团建空白区,尤其是大量青年社会组织未纳入团组织体系,破解这些难题迫切需要大胆推动团建创新。此外,要准确找到“80”、“90”乃至“00”后的这批“拇指一代”,把他们引导好、凝聚好、服务好,通过实体化覆盖与网络化覆盖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与青年流动、分布特点相适应,覆盖广泛、运行有效、充满活力的组织和工作体系。

在内容供给与方式创新的融合中不断彰显团的主流价值。共青团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核心就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在广大青少年中入脑入心。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目前的引导工作与青年的距离还比较远,这体现在未能把引导内容融入到青年人的学习、生活、工作、娱乐和阅读方式之中,缺乏与新方式、新手段、新载体的融合,缺乏足够的文化、艺术、时尚元素。仅仅把握“内容为王”是不够的,还需要把思想内容装在青年喜闻乐见的载体中,传播给广大青年。

在专业化建设与社会化支撑的融合中不断提升团的工作水平。团的工作水平直接体现在团的服务能力上,与青年需求的广泛性相比,团组织的资源和专业能力往往有限。因此,针对资源和青年需求两头在外的特点,团工作要跳出“就团论团”的工作模式,坚持“眼睛向外”,做好桥梁和平台的搭建工作,善于借助社会资源来做好团的工作,把团的工作对象转化为团的工作力量,让专业化的人干专业化的事。

在资源下沉与品牌牵动的融合中不断夯实团的基层基础。团的基层组织处在服务青年的一线,基层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团组织服务能力的大小。可以说,许多工作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团干部与青年的感情融洽也在基层。因此,要在思考“一上一下”的问题上下功夫。“下”指的是如何把工作资源向基层倾斜,把工作力量向基层集中,把工作载体向基层转移,做到“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花、情往基层注”;“上”是指如何把基层的工作“带上来”,注重品牌项目的牵引,推动团的工作方式从机关为主体转向以基层为主体。

从改进团干部作风入手,提升团干部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能力

江苏团干部在“四风”上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浮”、“虚”、“怕”、“娇”四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心态浮躁、认识浮浅、成绩浮夸,计划短视、活动短期、影响短效,见领导绕开、见群众避开、见困难躲开,活动求排场、生活求攀比、交友求功利等。“不做青年官,当作青年友”,做好青年群众工作,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一是引导团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深刻认识加强科学理论武装的重要性,大力提升理论素养,切实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转化为奋发有为的动力,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推动团的各项工作做实做深。

二是引导团干部坚持以青年为本。共青团的根本生命力在于同广大普通青年的紧密联系。要以深入开展“青春邀约走基层·服务青年听转办”活动为抓手,通过组织团干部“走基层、听建议、转作风、办实事”,引导团干部走入基层一线,走进青年群众,倾听青年呼声,倾听青年心愿,为青年办实事,为青年解难题。

三是切实转变团干部工作作风。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团要管团、从严治团”的方针,不断增强团干部防微杜渐、严于律己的意识,坚决纠正部分团干部身上存在的“浮虚怕娇”等问题,打造一支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的高素质团干部队伍。

青年群众工作使命光荣,共青团组织责无旁贷。江苏各级团组织将始终保持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在深入推进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的基础上,把青年群众工作做得更实更好,向党和青年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责任编辑:李佳婧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