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人民教师

——写于二○一四教师节来临之际
发布时间:2014-09-23     作者:山 水    

 

 

作者:

再过5天,我们就要迎来我国第30个教师节。在这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美好时节,我们谨向辛勤耕耘在江苏大中小学和幼儿园的人民教师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致敬人民教师,是因为他们传道授业解惑,被赞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尊师重教已经成为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基因和道德标识。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师”者一向被世人尊崇,受世人爱戴。今天,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成才和成功,皆离不开人民教师的培育和教养;每一点进步和进取,俱饱含着人民教师的心血和付出。所以,他们当之无愧地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人民教师的称谓也因此而亲切荣光。

致敬人民教师,是因为他们的岗位普通而崇高,他们的工作平凡而伟大。古往今来,人们把为人师者看成园丁、喻为春蚕、视同蜡烛、比作人梯。没有其他任何一种岗位,能在人群身上留下如此深的印记;没有其他任何一种工作,能让人们灵魂接受如此多的洗礼;没有其他任何一种职业,能对人类进化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正是因为如此,1985年至今的30个教师节,始终伴随着颂扬与感恩,使人民教师这个社会群体的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有了分外不平凡的价值。他们非凡且高尚的职业品质和职业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

致敬人民教师,是因为他们做出了“久则贤人之德,大则贤人之业”的贡献。长期以来,江苏的人民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潜心教学、呕心育人,倾注了满腔热忱,付出了艰辛劳动。尤其是2013910日之后,各地又涌现出了一批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先进工作者,集中体现了为人师表志存高远、甘为人梯的崇高境界,体现了默默耕耘,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也体现了以事业为重、以学生为本的高贵人格,还体现了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社会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正因为有了他们无怨无悔地在三尺讲台上植入文化的种苗,莘莘学子们才全面沐浴着知识的甘露、一起分享了“授人以渔”的恩泽;因为有了他们经年累月地在乡下、在城里的校园迎“小”送“大”,大江南北的经济社会事业才极富朝气、欣欣向荣。

致敬人民教师,还因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以师者为本。昔人有言,“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恩格斯也说过,“尊师重教是一个民族强大的表现。”狠抓现代教育、追求优秀人才是一个省份文明发达的象征,也是一个地方率先发展的标志。“世界上没有教育落后的发达地区,也没有教育发达的落后地区”。各地各级党政组织和党员干部都应确立抓好现代教育就是谋率先发展之要、就是筑转型升级之基、就是抢未来制胜之道的理念,继续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更加自觉地把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谋划和推进,对人民教师真正高看一眼、厚爱三分,通过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激励和服务机制,把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进一步满足好全省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为再创江苏教育事业辉煌夯实根基。

致敬人民教师,更因为加快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仍须为师者的努力。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此时此刻,人民教师既分享着全社会的热情与尊重,又使更多的人把关注与期待的目光投到了他们身上。作为学生学识增长和思想进步的导师,身兼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更有必要坚持理想,不断自励,牢记职责,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时代要求,在教育和人才强省工程中自我加压,再接再厉,不断增添正能量,努力成为既有先进文化与传统美德修养、又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倾情打造适应“两个率先”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为谱写中国梦的江苏美好篇章提供更强支撑、创造更大业绩!

责任编辑:汤建奎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