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正云 周善乔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的主线,其核心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最根本的是扩大消费需求和民间投资需求。从我省的情况看,今后数年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而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则有赖于深化改革。
扩大民间投资是拉动江苏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由于资本的短缺,多年来通过引进大量外资扩大出口,我省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但近年来经济增长呈现出动力减弱的态势。从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来说,作为在全国进出口多年排名第二的贸易大省,2012年进出口总值达到548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增速比上年回落14.3个百分点;2013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508.4亿元,仅比上年增长0.5%,增速又比上年回落1.1个百分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全球经济状况不佳,且面临更多的贸易保护主义,我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如果不能尽快提高消费水平,产能过剩问题将严重制约经济增长,内需不足的矛盾也将进一步尖锐化。
然而,居民消费有着较强的惯性。数据显示,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增速比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2013年实现20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增速又比上年回落1.3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不振的状况表明,其支出增长在短期内对我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难以大幅度的提高。在此状况未能得到根本改观之前,维持一定的投资增长率无疑是必要的。特别是当经济反弹已显疲态,如不加码投资项目,经济就有掉头向下的危险。
在外需持续疲软、消费总体不旺、政府大规模投资难以持续的环境下,扩大民间资本投入是拉动江苏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是实现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基础。多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推动我省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我省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但目前民营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融资困难、税赋过重、管制太严的困境。虽然政府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但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现象十分突出,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并未完全落到实处。
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有赖于深化改革
充分释放和激发民间资本的活力,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关键在于深化改革,真正把民营经济发展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和基本国策的高度来认识,加速制度创新,强化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法律保障,使现行政策和法律制度相统一、相协调,以从根本上化解民营企业发展的困境,使其走出自身的周期律。
严格界定政府与市场作用的边界。政府应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不断减弱并适时退出对经济的干预。政府的主要责任是保障社会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让作为市场主体的民营企业能够非常便利地进入市场。
明确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性地位。政府要进行全方位的制度改革和制度建设,在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市场规则等的制定和执行上,做到公平、公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这实际上已经包含了民营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主体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要让党的方针变为现实而不是仅仅成为一种政治理念,就必须构建一整套制度和政策体系,通过立法和行政机构制定有法律效果的法规文件,并保证相关法规出台后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能够真正落实,以尽快清除阻扰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无形的制度性体制性障碍。
形成促进和鼓励民营企业创业创新的制度环境。政府要转变角色,变监管为服务,进一步减少简化与民营企业相关的行政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间,降低创业门槛,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要通过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健全创业服务体系,为创业者提供项目信息、政策咨询、决策参考、资金扶助、开业指导、跟踪扶持等帮助。还要进行相关创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帮助创业者掌握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融资理财、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创业的成功率。政府还应制定和实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扶持政策,为民营企业提供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尤其是要通过财政引导、税收优惠和产权激励等举措,鼓励民营企业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要将政策制度化,建立和完善能持续激励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以切实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民营企业的创新收益。
积极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民营经济经过30多年的蓬勃发展,积累了雄厚的财力,如果实体经济不能为其提供足够的投资空间,它们就会涌入房地产、资本市场或其他投机市场,给民生和整体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有效发挥国有企业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的同时,打破垄断和部门利益的樊篱,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开放,为民资和民营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要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混合所有制经济具有多种形式,民营经济可以参股、控股甚至兼并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同样也可以参股、控股民营经济,甚至兼并那些效益差的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由何种经济成分控股应让市场进行选择和决定,而不应强行规定必须由何种经济成分控股。
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信贷制度。必须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对传统的信贷模式进行战略性调整,逐步放松利率管制,打破金融市场的双轨制状态。要通过制度设计,培育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的利益机制,鼓励金融机构根据民营企业的个性化需要,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使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得以改善。同时加快金融市场对内开放步伐,将民间借贷纳入主流金融体系,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更多的金融领域,使其成为企业资金的合法供应者。为满足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还需着力拓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建立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小型金融机构,可让一批表现优秀的小额贷款公司直接变身为银行,将民营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
创新对民营企业扶持的财税制度。要借鉴世界上其他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先进经验,通过制度创新,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财税扶持力度,包括制定全方位的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增加加速折旧、投资抵减、税前扣除的比重,安排专项财政补贴资金,重点资助处于种子期、初创期的民营企业,对就业型、科技型、环保型民营企业提供专项补贴。在政府采购计划中划定民营企业产品的采购比例,通过价格补贴等方式引导大企业订购民营企业产品。将民营企业税负降到合理水平,放宽对享受所得税优惠税率的小微企业的标准限制,降低小微企业所得税征收标准,有计划地、逐步地减轻小微企业的实际税负。政府应排除既得利益集团的干扰,彻底清理和废除对中小和微型企业的各种收费和罚款,废除财政对执法部门的超收奖励、罚款分成制度,改变行政监管的交叉、重复、多层执法状况,使民营企业不为过重的税负和行政收费所羁绊。
此外,还应加快民营企业经营机制改革,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变,改变民营企业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缺乏技术、品牌等核心竞争优势,抗风险能力较弱的现状,加快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还要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劳动、支持创业、关心民营企业、善待民营企业家的浓厚氛围,以着力打造江苏民营经济升级版。□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