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 紧握通向世界的战略契机

发布时间:2014-11-18     作者:李佳婧    

作者:李佳婧

2013年金秋,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东南亚国家时首次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提出和实施,不仅引起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而且为国内沿途各省市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连云港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东端起点,同时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出海门户,是“一带一路”中最为重要的战略支点之一。一架走出国门、连接欧亚、通向世界的战略之梯摆在连云港面前,如何攀登战略之梯,构筑发展优势,进一步打造开放型经济,将是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连云港亟需破解的重大课题。

战略:对内对外开放的新契机

连云港自古就是中国对外交通的海上门户,对外开放历史悠久。1984年,连云港被列为全国14个首批对外开放城市之一。1992121日,第一列国际集装箱运输专列从连云港出发,横跨中国东中西地区,8天后到达新疆阿拉山口,奠定了其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特殊地位。

多年来,连云港以新亚欧大陆桥为战略先导,以港口建设为突破口,以港产城联动发展为格局,打开了对内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对内开放方面,发挥“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打通开放渠道。作为中西部地区最便捷和最经济的出海口,连云港腹地可以覆盖陇海兰新铁路沿线11个省(区)、GDP总额9.3万亿元,分别约占全国的1/31/5。港口60%的货物吞吐量,八成以上国际贸易货源服务于中西部地区,发挥着内陆地区国际贸易大平台的重要功能。对外开放方面,明确一根扁担横挑“两头”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抢抓开放机遇。从港口往东看,连云港与东北亚隔海相望,与日韩等国之间的货物运输可实现海上距离最近,具有明显优势;从港口往西看,连云港是中亚国家主要的出海口,并与中亚五国、俄罗斯等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发展机制。总的来看,连云港就像一根扁担横挑“两头”,一头是中日韩经济圈,另一头则是上合组织及其周边国家经济圈。

连云港对外开放的格局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尤其是郑新欧、渝新欧、日照等一批竞争对手的出现,使连云港在中国交通版图中的龙头地位受到动摇,甚至成了中国东部沿海发展的一块“洼地”。然而,近年来相继推出的《江苏沿海地区区域发展规划》和“一带一路”蓝图,再次把连云港推向了新的历史转折点,这座港城将迎来对内对外开放的新契机。2009年,《江苏沿海地区区域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进一步明确了连云港“连接南北,沟通中西”的战略地位,对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继续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提出了新要求。“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江苏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并提出要争当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先行军,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特别强调连云港要抓住用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尽快实现对外开放的突破性进展。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者

为抢抓国家重大战略叠加的历史性机遇,进一步打造开放型经济“升级版”,连云港乘势而上、超前谋划,全面打造港产城联动发展新格局,建立东中西合作示范区和中哈物流基地等重要载体,为全面承接“一带一路”做了充分准备。

港产城联动发展--城市全面转型升级的重要格局。港口是龙头,产业是核心,城市是载体,三足鼎立才能风生水起。围绕“做大港口、做强产业、做优城市”的战略部署,连云港逐步形成了港产城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做大港口,老港区和新港区赣榆、新圩形成了“一体两翼”组合大港,全面建成主体港区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不断完善码头泊位和集疏运体系,建成通航徐圩港区10万吨级航道。做强产业,通过深入实施千亿产业、千亿园区、百亿企业、百亿特色产业“双千双百”工程,加快培育临港大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2013年,全市冶金、石化等临港产业实现产值2009.2亿元,同比增长20%。做优城市,以“一老三新四组团两轴线一环”为空间布局,全面拉开了国际性海滨城市的建设框架,城市建成区面积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5.9平方公里扩展到150平方公里。

东中西合作示范区--全方位拓展开放合作的必要之举。20116月,国务院批准在连云港市设立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进一步明确了连云港作为服务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的战略定位:立足连云港,依托大陆桥,服务中西部,面向东北亚,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推动东中西地区良性互动,全方位拓展开放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以徐圩新区为先导区,建成服务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东中西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区域合作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目前,示范区先导区已经初步形成“五纵五横”路网框架和“一区七园”发展格局。

中哈物流基地--从战略构想到具体实施的关键步伐。20139月,在习近平主席亲自见证下,哈萨克斯坦与连云港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连云港建立场站用于哈萨克斯坦过境货物集散、分拨。20142月,连云港港口集团与哈萨克斯坦哈铁快运物流有限公司签署关于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合资的合同和章程,并与哈萨克斯坦国有铁路股份公司签署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哈萨克斯坦依托新亚欧大陆桥运输、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向实质性实施阶段迈出关键一步。20145月,随着习近平主席和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共同推动启动装置,中哈物流基地项目一期工程投入使用。乌克兰等其他大陆桥沿线国家也表示了相同愿望,充分印证了连云港作为欧亚国家东向出海口的国际合作基础和战略定位。

未来:争当“一带一路”先行军

目前,虽然国家尚未正式公布“一带一路”规划,哪些省市会列入规划也尚未明确,但在地方层面,多个省市已将“一带一路”视作加速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并积极将其纳入施政目标之中。连云港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抢抓机遇,争做“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军,需要发挥比较优势,避免同质竞争,不断提升自身的辐射价值、延伸价值和联动价值。

抓好港口建设,提升辐射价值。港口是连云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最重要的依托,是扩大开放的核心优势。发挥全功能港口的优势,拓展服务半径对港口的喂给能力,引导和支持港口企业更大步伐“走出去”,重点深入到“弱区”、“盲区”、“新区”开辟市场,与中西部腹地和海内外重要港口密切协作,加大揽货力度,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让从连云港港口进出这一物流线路真正“热”起来。利用区域优势提高互补合作关联度,放大辐射功能,更多参与生产、经营、流动、销售相互衔接的区域合作,着力培育发展储运、加工、分拨、配送等增值业务。

抓好平台建设,提升延伸价值。加快培育港口上下游相关产业,不断完善金融、法律、服务、代理、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水平,建设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口;全面深化口岸综合管理改革,扎实推进口岸“三互”和“三个一”试点工作,实现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区域通关一体化,提升“一站式”通关服务,降低口岸通关成本、提高通关效率。

抓好产城建设,提升联动价值。不断增强城市的承载功能,完善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城市总体文化意识及管理水平,为客商投资兴业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增强城市吸引力;不断加强产业集聚,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推进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发展;不断推动产业合作,推动农业开发合作,促进工业合作发展,推进服务业合作,重点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真正从实体经济、合作机制和服务能力上提升城市和港口的联动价值。

责任编辑:刘忠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