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建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

发布时间:2014-11-19     作者:王咏红    

 

作者:王咏红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人民群众幸福安康,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年来,特别是2011年省委省政府将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纳入民生幸福工程建设以来,省领导多次调研视察、作出部署。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开拓进取、争先进位,建成了15分钟健康服务圈,织成了基本医保网,打造了智慧卫生平台,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全省城乡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但“以药补医”等医疗卫生领域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尚未从根本上解决,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看病就医难仍是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领导同志对江苏医改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要求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取得新突破。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迅速进行贯彻落实。91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会议,部署推进民生幸福工程,重点出台政策措施,明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目标任务。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将重点围绕把机制做活、体系做强、服务做优,举全系统之力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建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

一、在改革创新上下更大功夫,把机制做活

抓住制约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环节,重点突破,进一步激发医疗卫生体系的生机活力。一是全力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以药品零差率销售为突破口,切实扭转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机制。按照“总量控制、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实施医疗服务价格综合改革,全面落实政府6项投入政策,实行医保报销联动,到2015年底城市公立医院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破除“以药补医”,加快建立科学合理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更好地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积极推进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到2017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占比达到20%以上。二是大力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标准核定、备案管理、分类聘用、同岗同酬”,加快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推行公立医院编制备案管理,建立按事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薪、合同管理的用人机制,逐步实现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调整完善绩效工资制度,适当放宽对人才密集的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额控制,提高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力争2017年达到40%,并强化绩效考核,充分调动医疗卫生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把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制度,作为缓解群众看病就医矛盾的重要举措,采取医保差别化报销、拉开大医院与基层价格差距、上下级医院深度合作等综合措施,引导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同时,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继续开展县级医院转设为三级医院试点;省每年从每所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遴选5个专科加强建设扶持,强化专科建设,为群众就近就医创造条件。

二、在提升能力上下更大功夫,把体系做强

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核心要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我们将从软硬件两方面入手,把体系做强。一手,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适应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的新形势,加快发展精神、儿童、院前急救、护理等薄弱专科,高度重视公共卫生机构规划建设。重点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工程”,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强化设备装备和功能完善,织牢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另一手,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继续实施“科教兴卫工程”、卫生高层次人才“六个一工程”,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医学重点学科建设,树名医、创名科,打造江苏卫生人才高地,努力使我省医疗技术综合实力有明显提升。到2020年,建设国内一流的临床医学中心(创新平台)12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个、重点学科(实验室)36个;培养造就医学杰出人才10名以上、领军人才50名以上、重点人才150名以上、创新团队50个以上。同时,启动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强基工程”,采取免费定向培养、公开招录、在岗培训等多种方式,千方百计提升基层队伍水平。稳定优化乡村医生队伍,保障乡村医生合理待遇,促进乡村医生向执业医师转化。在此基础上,从收入待遇、职业前景等方面完善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基层服务,不断提高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三、在惠民便民上下更大功夫,把服务做优

让群众得实惠,是建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根本目的。我们将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让群众多得益、多受惠。一是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让群众少得病。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到2017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最低标准提高到60元,全省人均达到80元。以老年人、儿童、妇女和残疾人为重点,为群众免费提供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等114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强化“医防结合”,重点落实公立医院公共卫生职责,减少传染病和慢性病的发生。二是进一步完善基本医保和药品供应保障制度,让群众看得起病。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年提高政府补助标准,2014年底全面建立大病保险制度,进一步提高群众医药费用报销比例。在所有政府办和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同时,改革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办法,进一步压缩药品不合理利润空间,减轻群众药品费用负担。三是不断改进服务方式,让群众方便看病。全面推行家庭医生制度,加快建立基层医生与居民契约服务关系,主动上门实施综合健康管理,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到2017年,9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家庭医生制度和社区综合健康管理,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在各县(市、区)全面实施。深入开展“健康江苏服务百姓”、“三好一满意”活动,整合医院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推广预约诊疗、无假日门诊等服务举措,进一步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加强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通过智慧卫生平台为群众提供优质、规范、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让全省人民切实感受到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取得的新成效。

建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是实现民生幸福的重要内容,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将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率先突破,打造“健康江苏”,为增进民生幸福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

责任编辑:刘卫东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