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浩春
拳拳赤子心,悠悠桑梓情。10月9日,首届西部地区江苏籍优秀企业家回馈家乡行活动在淮安举行。企业家们与苏北、苏中8市现场签订15个产业合作项目,投资总额107.45亿元。此次回馈家乡行是首次苏商组团回乡投资活动,为当前深化区域合作、凝聚发展合力,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缘由:苏商与江苏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
多年来,一大批江苏籍企业家在西部地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艰苦打拼,创造了财富,成就了事业,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如今,在江苏加快推进“两个率先”、实现苏中振兴和苏北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回报家乡的哺育之恩,回乡投资兴业。
江苏企业“走出去”到西部发展由来已久,但西部的江苏籍企业组团回乡投资还不多见。我们顺应企业家的热切期盼,组织了这次活动,除了邀请西北5省区、西南5省区的江苏籍企业家,还根据地域和产业特点,邀请了重庆、内蒙古、河南3省(市、区)的优秀苏商参会。
活动当天,现场签订9个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15个产业合作协议。省驻西北办与淮安市政府、陕西江苏商会与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疆江苏商会与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产业合作项目主要集中在文化旅游、商贸服务、现代物流、生态农业、光伏新能源、新材料等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领域。比如,宁夏天元锰业集团将投资20亿元在连云港徐圩港区建设有色金属矿石交易中心;贵州裕源港节能照明有限公司将投资5亿元在建湖经济开发区建设LED项目,已落实土地指标;宁夏苏商新能源有限公司将投资15亿元在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光伏项目,包括光伏电池板制造和光伏电站。
此次活动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苏商与江苏之间割舍不断的血缘亲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苏商与江苏荣辱与共、兴衰与共的历史命题。企业家们纷纷表示,不管走到哪里,根始终在江苏。
启示:对接重大部署找准最佳契合点
家乡的浓情感召与深切的思乡之情,为西部苏商回馈家乡奠定了基础,但是,一个个动辄上亿元的投资项目,更是资本的理性选择。
对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更大突破。江苏处在“一带一路”的交汇点,苏北、苏中地区又在国家沿江、沿海和沿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轴线交汇地带,兼具“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独特优势。经济“新常态”下,既带来经济增速换挡,也促进结构调整加快,全省三大板块中,苏南资源环境承载力逼近极限,苏中需要借力长江经济带推进融合发展,苏北和沿海地区增长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和释放。西部苏商熟悉江苏的区域环境、市场环境,他们到苏北、苏中投资将为当地注入活力。从更高层面看,中西部地区也需要借助江苏便利的物流通道提升开放层次,苏商回乡投资将在西部地区本土企业中形成口碑效应和示范效应,吸引他们到江苏设立物流基地、区域总部等,实现市场联动、产业对接、发展融合。天时、地利、人和,为区域协调互动赢得了良好契机。连云港的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就是很好的平台之一,可以承载高端制造业、现代物流等项目,既能为中西部企业向东发展提供前沿基地,又能增强连云港港的腹地综合实力,扭转当前货物吞吐量被北方港口分流的情况。
遵循市场规律,找准苏商和江苏转型发展的最佳契合点。这次活动签约的15个产业项目都找准了苏商和江苏发展的契合点。苏商回馈家乡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给了苏商一个转型机会,也为江苏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支持。新疆斌达投资集团主要从事房产、文化产业、酒店餐饮业等,这次在连云港市、淮安市分别签订投资建设文化产业园、商业综合项目10多亿元。这样的回乡投资,不再是空间形态上的“物理变化”,而是在转移中转型提升的“化学变化”。
引资引智整合资源,汇聚苏商力量助推江苏经济稳中有进。从宏观层面看,经济社会发展的优质资源是有限的,苏商在西部主要省份的投资均已超过千亿元,在工业制造、能源开发、商贸物流、建筑地产、现代农业等领域建树颇多,引导他们回馈家乡,可以增加江苏的有效投资,助推经济稳中有进。梳理苏北、苏中8市最新的招商引资目录,苏商回乡投资可以在五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成苏商总部,提高资金和人才支撑,共建市场营销网络。此次签约项目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青海省江苏商会将在涟水投资15亿元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扬州瘦西湖旅游发展集团与广西易氏市政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签订总投资3亿元的旅游会展酒店和休闲商业街项目。
建议:建立常态化推进机制凝聚发展合力
首届回馈家乡行成功举办,表明不但要大力支持苏商“走出去”,也应真情感召苏商反哺家乡。企业家们表示,活动展示了苏商形象、弘扬了江苏精神、凝聚了苏商力量。下一步我们要建立回馈家乡行活动常态化推进机制,为苏北、苏中地区发展凝聚更大合力。
一是用好“两个平台”,推进合作交流。在综合与省有关部门和苏北、苏中各市沟通意见的基础上,利用上半年在西安举行的“西洽会”(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暨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和下半年在江苏举行的西部企业家回馈家乡行两个平台,开展政企对接、走访交流、项目洽谈,引导苏商回馈家乡、联系家乡常态化制度化。今后将由8个省辖市轮流承办下半年的回馈家乡行活动。
二是发挥商会作用,精选合作项目。“天下商会是一家”,商会组织间的这一天然联系,能够在促进招商引资方面起到独特作用。商会有着数目可观的会员企业,很多企业实力强、素质高、理念新,在经营拓展中勇敢地走出去,与各地政府、工商界建立了密切联系,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丰厚的人脉资源可以为苏北、苏中地区发展提供支持。比如,陕西、新疆的江苏籍企业均有2000多家,四川、重庆、甘肃的江苏籍企业也都有400多家。从首届回馈家乡行活动来看,各江苏商会会长及骨干会员企业与江苏各界联系密切,善于抓住机遇,是回乡投资的主力。当然,未来也要进一步扩大企业家的参与覆盖面,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精选投资项目。
三是完善要素保障,释放改革红利。江苏亲商爱商富商的良好发展环境在全国有口皆碑,但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瓶颈”让很多项目难以落地,苏商回归发展同样会受到制约。对此,一方面,在严格产业准入门槛的基础上,对苏商回归投资的优质项目纳入全省重大项目统筹考虑,在要素保障上给予支持;另一方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发展红利,塑造新的比较优势,营造优于周边省份的独特发展环境。最近,江苏发起成立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联动发展合作联盟,并与沿线7个省区共同发布物流联动发展合作意见。合作联盟将依托陇海兰新铁路这根“主轴”,涵盖29个重要节点城市,发挥各港口、陆港、保税区等物流资源优势,深化海关、交通运输、出入境检验检疫、金融、税收等领域合作,建设联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便捷通道。正在探索的“通关一体化”就是一大亮点,将最大限度节省周转时间和物流成本,强化连云港港的枢纽地位和江苏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东段的桥头堡作用。
回馈家乡行活动规模之大、层次之高、成果之丰,企业家、省有关部门、各市的参与积极性之高,是对活动本身的最大肯定。省驻西北办身处区域合作第一线,与省有关部门和各市协同配合,能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活动筹备、举办期间,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得到了圆满解决,省驻西北办与省有关部门、各有关市合作融洽,特别是承办方淮安市委、市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这都给我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更好地服务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坚定了信心,探索了新路。□
(作者系省政府驻西北办事处副主任)
责任编辑:许 筠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