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研究”课题组
长期以来,江苏基于苏南苏中苏北划分的区域共同发展和协调发展战略及其政策措施取得了多方面成果。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不仅需要改进完善既有的政策措施,更需要创新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与政策。其中一个创新的战略思路就是将省内13个省辖市实行“六大组团”的区域开发建设的战略。
一、“六大组团”发展的空间布局
结合江苏辖内各区域发展的现状,其区域组团战略以“支持区域内各城市组团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为原则,以省内相关区域加快互动交流、实现融合发展为宗旨。江苏省组团化发展战略主要包括六大组团,具体为:
苏西南的宁镇扬经济组团。具体包括南京、镇江和扬州三市。宁镇扬三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缘相近、文化相融,经济社会联系紧密,近年来伴随着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已经具备同城化发展的良好基础和条件。推进宁镇扬同城化发展无论是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还是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而且有利于构建江苏乃至长三角西部综合实力强劲的经济中心和影响力较大的大都市区,并在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构建中国长江经济新支撑带中发挥重大作用。
苏中南的锡常泰经济组团。具体包括无锡、常州和泰州三市。锡常泰三市地域相近,且都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通过组团发展实现产业对接协作,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有利于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为形成“同城化效应”提供产业发展基础。
苏东南的苏通经济组团。具体包括苏州和南通两市。苏州和南通两市均直接接受上海辐射,伴随着苏通大桥的启用,以及沪通铁路的建设,两地经济社会的紧密性日益显著,加之两地在资源和产业结构上存在互补性,两地的组团发展能够更为充分地利用紧邻上海的区位优势,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大的程度上,接受上海的经济辐射。
苏北腹地的宿淮盐经济组团。具体包括宿迁、淮安和盐城三市。宿淮盐三市既是沿海开发的辐射地区和重要腹地,也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且均已迈入工业化中期,正处于产业发展加速、内生动力增强的时期。宿淮盐三市组团能够更好地实现苏北沿海与腹地的互动发展,宿淮盐腹地组团与苏通、连云港等城市组团的对接与合作,是苏北转型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路径,且有助于江苏区域“井”字型开发建设战略与布局框架结构的实现。
苏东北的连云港桥头堡经济组团。连云港市位于陇海兰新铁路最东端、长三角和环渤海两大经济圈过渡地带、沿东陇海线和沿海产业带交汇点,是江苏沿海开发的中心城市。连云港组团作为打开国家新的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海上门户,桥头堡经济的特点使其具备单独组团的条件。
苏西北的徐州淮海经济组团。徐州作为江苏省的“北大门”,是苏北第一大城市、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同时,作为一个工矿城市,徐州正处于老工业基地振兴、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阶段,其当前所处阶段的特殊性使其具备单独组团的条件。
二、“六大组团”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实施组团发展的关键是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各组团区域从实际出发,各打各的优势牌,各走各的特色路,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多的功夫、用更大的力量,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相互补充的区域经济组团或板块,在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上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宁镇扬经济组团。宁镇扬组团要充分依托中心城市南京在沿江港口、历史文化、科教人才资源丰富、区域金融地位突出、海陆空港和信息港联动发展的优势,利用扬州和镇江产业基础较好、自然生态良好的优势,以宁镇扬同城化建设为重点,将该组团建设成为国家重要创新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现代服务中心、现代服务业基地,区域金融商务中心、文化创意中心、航运物流中心,生态宜居城市和文化旅游名城。
锡常泰经济组团。锡常泰组团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和文化。要充分利用无锡、常州和泰州实业基础雄厚、文化底蕴深厚的基础,发挥无锡和常州在服务外包及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优势,通过产业分工协作和资源互补,将该组团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产业等)、服务外包与创意设计基地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核心区、文化创意基地、休闲旅游目的地为主的智慧城市群。
苏通经济组团。苏通组团要充分利用紧邻“大上海”的区位优势,利用苏州产业和人文优势,发挥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体制机制完善的优势和苏州工业园先行先试的引领作用;发挥南通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的叠加优势,推动跨江融合、江海联动,放大沿海开发国家战略和参与长江经济支撑带建设的效应,苏通组团要积极主动接轨上海、服务上海、融入上海,在更大范围内寻找和利用资源,充分吸收上海转型和自贸区建设的红利。同时,在接轨融入上海的过程中,苏通组团要充分利用苏通大桥通车给苏通两地所带来的积极效应,以一体化乃至同城化的思路开展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合作,将苏通组团打造成为上海的最优经济腹地,将其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创新型城市和江苏对接上海自贸区的先导区。
宿淮盐经济组团。宿淮盐组团三市的发展关键在于生态和苏北腹地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发挥宿淮盐组团在湿地、能源和绿色生态等方面的自然资源优势,将其打造为重要生态湿地旅游目的地和绿色生态城市群;另一方面要发挥宿淮盐三市作为苏北腹地的优势,积极承接苏南地区的产业转移,并积极融入苏中地区,通过南通、扬州和泰州融入苏通、宁镇扬和锡常泰三大组团,通过承接产业尽快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基地、能源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绿色生态旅游目的地。
连云港经济组团。连云港组团关键在路桥经济。连云港西依大陆桥,又处于沿海经济带和陇海兰新经济带的结合部,南连长三角,北接渤海湾,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共建国家陆海两大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背景下,连云港应打造衔接海陆丝绸之路的综合交通枢纽,构建起“海、陆、空、铁、水、管”立体式综合交通网络体系;打造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南北双向开放门户,构建起东北亚西向拓展和中亚地区东向出海的加工生产、商贸物流基地;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集聚区,建设成进口资源加工基地、出口产品生产基地和重化工配套产业基地。通过扩大对内对外、向东向西及向南向北双重双向开放,将连云港组团着力打造成为依托大陆桥、服务中西部、面向东北亚、辐射亚欧大陆的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东方桥头堡。
徐州经济组团。徐州组团的定位关键在于转型。徐州一直是江苏省的能源供应基地,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煤炭、水泥为主的偏重产业结构。徐州组团当前发展的关键任务是转变发展方式、降低转型成本,要紧抓江苏省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等重大战略机遇,以战略转型为目标,调优传统产业、调新优势产业、提升资源效益、推进自主创新;以加快推动产业层次由低到高转变,推动城市功能由弱到强转变,推动生态环境由灰到绿转变为主要抓手,全力推动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和社会转型,建设成为以工程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能源工业基地、现代农业基地和商贸物流中心、旅游中心,成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
(本课题系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改革研究招标课题。本文执笔:吴先满,张立冬)
责任编辑:许 筠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