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皋古和
在句容这片红色的热土,当年新四军浴血奋战。新中国建立后,更是英雄辈出,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赵亚夫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前不久,中宣部把他作为惠农兴农的“大地活雷锋”推向全国,江苏省委、镇江市委、句容市委先后发文,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向这位“时代楷模”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精神的力量是伟大的。赵亚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为民务实清廉”的时代内涵。
学习赵亚夫,就要像他那样,坚定为民的服务意识,把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人生答卷
赵亚夫53年来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交出了自己合格的答卷。他一辈子为民服务的精神启示我们:
坚定为民的服务意识,必须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宗旨意识是党员干部之“魂”。作为党员干部,宗旨意识牢,真正把群众装在心里,才会自觉自愿、发自内心地植根群众、服务群众。赵亚夫毕生惠农兴农的支撑力量,就在于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不管岗位、职务、环境如何变化,从来没有动摇过这个“根本”。学习赵亚夫就要牢牢记住:我们都来自人民,群众是我们的根和本,无论身份、地位和环境有什么变化,无论权力有多大,我们永远是人民的公仆。
坚定为民的服务意识,必须认真倾听百姓心声。赵亚夫53年联系群众零距离、倾听民声面对面、服务群众手把手,与他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对此我有深刻的体会。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在联系点赤山湖调研,群众陆续向我反映路灯不亮、车辆乱停乱放、病灾特困户生活艰难等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我很快与赤山湖管委会对接,逐一研究解决,使群众看到了成效。这件事使我深刻认识到,即使我们工作在基层,那怕是村一级,天天和群众接触,如果只是“身入”而未“心入”,也难以真正了解基层、了解群众。只有实实在在地和群众打成一片,认真倾听群众心声,我们才能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需、所盼,才能不凭主观意愿搞“花架子”和形式主义,才能真正做到为民服务。
坚定为民的服务意识,必须努力提高服务本领。赵亚夫53年惠农兴农的过程,就是刻苦求知、提高本领的过程,他从学粮食种植起步,到学草莓栽培、果树栽培,他40岁学日语、50岁学市场营销、60岁钻研电脑、70岁走进从未涉足的蔬菜领域,正如他自己说的,“农民需要什么我就学什么,什么能让农民致富我就学什么”。这就给我们以启示:现代社会,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要及时关注新理论和实践成果,追赶知识和技术前沿,使自己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节拍,永远适应群众对服务的新企盼、新需求。
学习赵亚夫,就要像他那样,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作为自己的唯一追求
“脚踏实地劳动”是赵亚夫惠农兴农的真实写照。他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他一辈子务实苦干的精神启示我们:
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必须无比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赵亚夫一辈子研究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帮助农民致富。他从来没有因为困难而退缩,没有因为挫折而放弃,没有因为诱惑而改变,更没有因为成绩而骄傲,始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没有对本职工作的无比热爱,他就不可能几十年风雨无阻地忙碌在田间地头。与赵亚夫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的精神相比,我们每个人都要扪心自问,我在岗位上干了什么?我为党和人民做了什么?
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必须围绕群众的需要开展工作。对待工作往往有两种不同态度:一种是两眼向上,跟风办事,工作只求上级满意,甚至不惜弄虚作假,劳民伤财;一种是紧盯群众需求,坚持为民办事。赵亚夫就是第二种人的榜样。他深知农民最需要的、最向往的就是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成了他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习赵亚夫,除了我们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还应该建立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一是调研制度。我们基层的同志应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扎实调研,“洞明”世事。二是论证制度。办任何涉及民生的大事,都要采取领导者、专业人员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市情、乡情、村情特点决策。三是公示制度。使我们的决策更科学、更符合实际、更为群众接受。四是监督制度。包括过程监督和效果评价。五是追查制度。坚持谁拍板、谁实施、谁负责,保证群众满意。
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必须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赵亚夫一辈子真情为民的点点滴滴都是一些“小事”,这些小事使农民过上了好日子,使农村实现了大变样。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的事,就是为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像赵亚夫那样,从具体工作做起,既要有敢于拼搏的开创精神,又要有耐得住寂寞的坚守毅力;既要有为民创业的志气,又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像燕子衔泥那样,垒起中华民族复兴大厦。
学习赵亚夫,就要像他那样,坚守清廉的道德情操,把艰苦朴素作为自己的不变本色
赵亚夫是一位厅级干部,但他当官不像官,一辈子坚守清廉的道德情操,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以共产党员的先进形象和模范作用,为党的事业增添了光彩,赢得了群众、带动了群众。赵亚夫一辈子廉洁从政启示我们:
坚守清廉的道德情操,必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作为一名农业科技人员,赵亚夫深深扎根在农村,一直把田间地头当作办公室,带领农民艰苦奋斗,把一个个贫困村变成了小康村、宜居村。他在个人生活上,总是衣着朴素,粗茶淡饭,至今住的还是上世纪70年代的老房子,妻子说他是住在城市中的“农民”。与赵亚夫相比,有少数党员干部已经淡忘乃至丢弃了艰苦奋斗这个优良传统。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懂得我们的事业很艰巨,路也很长,需要我们忠实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今后即使我们经济社会更发达了,物质条件更优裕了,我们也不能变,要像赵亚夫那样,高标准追求群众致富,严要求约束个人享受,使自己永远保持勤俭本色。
坚守清廉的道德情操,必须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赵亚夫不为名、不求利,一心扑在为民致富事业上的典型事迹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仅仅洁身自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一身正气,保持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心无旁骛,能够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事业上,能够为群众作出尽可能大的贡献,这才是合格的、优秀的、群众认可的好党员、好干部。赵亚夫多年蹲点戴庄村,在致富农民的同时又致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创造了宝贵的“戴庄模式”,正在全省农村推广。学习赵亚夫,我们就要像他那样,清廉而奋发,清廉而有为,不管在哪个岗位上,不管取得多少成绩,都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永不满足、永不懈怠、永远进取,勤勤恳恳干事,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为民。
坚守清廉的道德情操,必须始终保持无私奉献的精神。无私奉献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本质特征。赵亚夫在职时一心为民、尽责尽职,退休以后,他没有留在城市安享厅级干部待遇,而是深入穷村,继续兢兢业业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帮助农民致富。如今75岁的他,依然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忙碌在田间地头,为农民致富竭诚奉献。我们学习赵亚夫,就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刻牢记自己身上的重大使命,牢记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殷切期盼,牢记党员干部的应有本色,在权力面前不骄纵,在利益面前不自私,在大局面前不狭隘,在平凡的工作中任劳任怨,尽心尽职,埋头苦干,无私奉献,把能量都倾注在为民服务中。□
(作者系中共句容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刘 忠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