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廉洁发展”成为新常态

发布时间:2014-12-05     稿件来源:《群众》     作者:袁 浩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轰轰烈烈的反腐行动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老虎”、“苍蝇”一起打赢得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但与此同时,一些与反腐败相关的奇谈怪论也随风而起,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反腐影响经济发展”。持这种论调的人认为当前的反腐“搞过了头”,影响经济发展、阻碍深化改革,而适度的腐败是发展经济的润滑剂。这种错误论调,是变相地否定反腐倡廉的价值,值得警惕和正视。

反腐影响经济发展吗?从世界范围看,人均GDP高的国家,清廉指数排名也都位列“第一方阵”,其中包括美国等西方主要国家。换句话讲,人均GDP与清廉指数排名呈典型的正相关。也就是说,廉洁也是生产力,而且是一个国家最可观的生产力。这还仅仅是从经济的角度考量,如果再算上政治账、文化账、国家形象账,廉洁作为生产力的边际收益几乎就是无限的。政治上,它将极大增进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文化上,国民自豪感、幸福感、爱国情怀、民族归宿感都将得到极大释放;国家形象上,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可程度将大为改观,非常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至于党和政府形象的改善,不讨论国际视角而只讨论国内视角,这是“天下归心”最牢靠的人文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置条件,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前提。

相反,腐败瓦解凝聚力、削弱战斗力、破坏生产力。腐败不清除,经济工作就上不去,改革也难行,稳定更难求。更为可怕的是,腐败现象得不到遏制,还会催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优秀是一种习惯”。如果廉洁这种优秀品质不能成为一种习惯,腐败的恶习就会沦为普遍现象,而在一个乌烟瘴气的官场里,独善其身者常常被视为异己分子,无处容身,更别说能干出什么政绩来。久而久之,则邪必压正,“良币”也会被逼成“劣币”,那些不愿沦为“劣币”的“良币”则可能被驱逐出去。结果是,清官被淘汰,贪官得提升,社会被危害,人民遭了殃,经济社会还有什么发展前途?

所以,只有认清廉洁与发展的关系,坚决把反腐进行到底,让廉洁成为一种习惯,才能为经济健康发展扫清障碍。最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常态”成为热词。让廉洁成为一种习惯,就要秉持“廉洁发展”的理念,让“廉洁发展”成为新常态。可以这么讲,“廉洁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中国梦只能走“廉洁发展”之路。当前的反腐形势,无论从力度和广度上看,非但没有“搞过了头”,反而只是刚刚开头;非但没有影响经济发展,反而优化了发展环境。只有长期坚持,不断完善,建章立制,久久为功,让“廉洁发展”成为新常态,才能建设更加廉洁的政府、更加公平的市场和更加公正的社会,进一步激发中国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维护和保障,才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拥有更加坚实深厚的基础。

责任编辑:刘 忠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