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颗豁达之心

发布时间:2014-12-05     稿件来源:《群众》     作者:周 高    

放眼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际交往的频繁、利益摩擦的增多,兄弟阋墙、夫妻反目、邻里交恶、同伴误会、琐事争执的现象比比皆是,重要的是你有没有一颗豁达之心、有没有一种豁达之念、有没有一丝豁达之意。如果有豁达之心,则就如宋玉《风赋》所说的风“起于青萍之末,止于草莽之间”,一切误会瞬间便会消弭于无形;如果有豁达之念,则如徐志摩诗中所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所谓仇恨、误解、纠葛都随风而逝、烟消云散;如果有豁达之意,则会领略到“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的良辰美景,因为你胸襟开阔了,境界也就随之提升了。

豁达不是深奥的哲学,豁达应是生活的常态。豁达不是魔幻的法术,豁达应是做人的本分。我们不妨诗意一点、浪漫一些:豁达就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开阔意境;豁达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豁然开朗;豁达就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畅快淋漓;豁达就是“杏花、春雨、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安逸恬静。豁达当中有着绝妙的风景,豁达当中蕴含朴素的哲理,豁达当中掩藏刻骨的真诚。

人生在世,要学会豁达。豁达,是一种包容,也是一种理解、一种尊重、一种激励,更是大智慧的象征、强者显示自信的表现。豁达是一种坦荡,可以无私无畏、无拘无束、无尘无染。豁达之中蕴含着一份做人的谦虚和真诚,蕴含着一种对他人的容纳与尊重。当你因为豁达而包容了别人,在自己有过失或错误的时候也往往能得到他人的包容。

当然,学会豁达,并不是丧失原则的放纵,也不是忍气吞声的退让,更不是逆来顺受的自虐。对漠视宽容的人豁达,是滥情;对口蜜腹剑的人豁达,是姑息;对不可饶恕的人豁达,是放纵。对于贪赃枉法,必须零容忍;违背公序良俗,坚决不妥协;面对天怒人怨,不能绕道走。否则,就不是豁达,而是纵容,是助纣为虐、为虎作伥。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将豁达当作一种有益的生活态度,一种谦逊的君子风范,你就会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生活的美丽,就能远离世俗的纷争、避开琐碎的矛盾,从而让原本平淡、烦燥、激愤的生活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共产党员、领导干部、人民公仆相比较社会大众,更应当具有豁达的胸怀与境界。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让我们切记:豁达是湛蓝的海洋,纳百川而清澈明净;豁达是广袤的苍穹,怀天下而不记怨愤;豁达是灿烂的晨曦,送甘霖而无分贵贱。豁达能传播大德,豁达能弘扬大爱,豁达能拓展大度,因而,豁达也能够延续生命。让我们学会豁达吧!

(作者系江苏省物价局反价格垄断分局局长)

责任编辑:夏玉兰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