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联网、移动宽带网络、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化正在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更高阶段的智能化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智慧旅游也随之悄然兴起。智慧旅游是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旅游产业充分融合,从而实现服务智能化、管理数字化、消费便捷化、营销网络化的一种全新旅游业态。其对于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将旅游产业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等有着重要意义。2014年是“智慧旅游年”,我省的智慧旅游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各地在智慧旅游探索中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常州:无中生有 创意先行
地处常州南郊太湖湾的环球动漫嬉戏谷,是一座开业不久、以“动漫艺术、游戏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游乐场所。景区不仅以“虚实互动”模式融入游乐项目,将游戏带到真实世界,将cosplay引上巅峰,还大力气发展智慧旅游,成为远近闻名的智慧乐园。
入园便捷。对于散客,只需要登录嬉戏谷开通的运营手机电子票系统,就能实现手机购票-手机支付-手机入园。对于团队,旅行社只需要使用运营团队网络预约和分销系统,通过票务代理平台网上预约并下单就可以一键搞定,不仅提高了团队买票结算的速度,也减少大批量游客在检票口的等待时间。
服务精细。乐园开发上线的掌上嬉戏游客服务手机客户端系统,可为游客提供从家到嬉戏谷的精确手机地图,游客可获得在园内的精准定位服务,获得最新的排队和演出信息等资讯,能用手机参与园内游乐互动,分享游乐经验和体会。
即时管理。公司开发的WEB领导查询管理系统,能够帮助全公司各级负责人通过手机、PAD等智能无线终端查询几乎所有的即时运营数据,包括售票记录和检票记录、各时段入园人数和游客来源统计、人力资源信息、商品即时库存、园内业务收入等信息。
互动营销。嬉戏谷的官方微博、微信和官网非常活跃,不仅为游客提供即时信息和服务,还不断推出各类有奖互动活动,成为另一种吸引游客的“虚实互动”。
短评:与传统景区相比,嬉戏谷属于“无中生有”的创意型景区。这种创意本质上就源于智慧。同时嬉戏谷也没有停留在景区设施与产品的“智慧”上,而是乘势发展,在服务、营销与管理上全面推进智能化。目前,景区通过不懈努力,已经在旅游服务精细化、旅游营销精准化和旅游管理即时化等方面走在前列。值得关注的是,景区信息技术部门逐步形成一支智慧旅游专业研究开发队伍,为智慧旅游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人才基础。
句容:升级转型 智慧提升
句容茅山风景区是融宗教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传统型和山岳型旅游景区。近几年,景区在转型升级和多元发展中紧紧抓住智慧旅游建设,迈出可喜一步。
景区管委会率先突破旅游景区传统管理思维,2012年编制出《茅山风景区智慧旅游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形成全面推进智慧旅游建设的系统性工作思路和方向性目标。为实现目标,管委会成立了信息办和监控中心两个承担智慧旅游建设与运营的专业机构。其中,信息办专业负责景区智慧旅游建设项目的实施,并承担景区官网、微信的运维管理等;监控中心专业负责管理景区内全部监控系统和游览观光车辆的监控调度工作。两个专业机构在运行中,已经形成完善有效的智慧旅游工作机制。
“数字景区”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旅游信息化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景区管理的效率,促进了景区良性发展。经过几年努力,景区先后建设与运行了客流分析系统、自动门禁系统、掌上旅游系统、智能讲解系统、官方网站与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系统、旅游公共信息触摸屏系统、自助气象站、互动魔镜、360°景观虚拟展示体验以及宣传视频远程浏览系统、环境监控显示系统、停车场实时车位显示与自动引导系统、安全视频监控网络系统、游览车实时调度监控、客流实时监控、紧急呼叫、应急救援等旅游服务功能,有效提升了景区在管理、服务、营销方面的效率,为游客提供及时丰富的旅游信息,使游客获得智能舒适的旅游体验。
短评:智慧化提升是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通过开展智慧旅游建设,可以提高信息技术在旅游业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提升旅游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信息化水平。作为传统旅游景区,句容茅山风景区近几年变化很大:一是抓建设先抓计划,三年计划,分步实施,步步踏实,有板有眼。二是将智慧旅游建设与传统景区改造和转型升级相结合,成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重要工程。三是走出一条山岳型景区智慧旅游建设的新路,将游客服务、市场营销、景区管理与森林和生态环境监控养护、应急救援等项目融为一体。
新沂:机制创新 后来居上
作为旅游业相对滞后的地区,新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智慧旅游,实现后来居上。为加快智慧旅游建设步伐,2009年以来,新沂全方位整合旅游要素,先后编制完成《新沂旅游产业经济园区总体规划》,组建新沂市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省内率先建设360平方公里省级“旅游产业经济实验园区”,取得了初步成果。
规划当先,合作发展。编制全市智慧旅游发展规划,探讨符合地方实际的实施措施与工作推进方案,创新项目建设机制。除了配备专门机构和人员外,新沂还与中国矿大产学园、徐州市旅游局信息中心、矿大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和其他团购、电商、旅游门户、软件公司、网络公司合作,探索政产学研相结合运营模式。成立新沂旅游营销机构,推动双软和电商工作,发展业务外包托管合作与旅游集散业务。此外,中心还先后建立新沂旅游营销网,整合苏北旅游网,与八方网络科技公司(A5站长网)等国内大型网络媒体开展品牌宣传与电子商务合作,在国内50家知名旅游网站联合进行新沂旅游产品线上营销。
落实项目,打牢基础。新沂先后完成旅游信息数据库、信息化服务站群(微网站+APP+微信接口)、优化新沂旅游网,建立微信公众平台,为游客提供语音导游、微信订票、360全景虚拟浏览等服务。同时,打通多途径、全方位的旅游公共服务渠道,建立游客咨询服务系统、网络客服中心,设立电话与咨询服务坐席,提供旅游信息查询、推介、预定、集散等服务项目。建设旅游营销和分销网站群“淮海旅游网”、团购分销平台米奇团团购、新沂旅游天猫旗舰店,形成线上线下协调发展的旅游目的地公众服务体系。
确保运行,务求实效。以推进智慧旅游工作平台建设为抓手,促进形成新型旅游产业运行管理体系。重点建设在线报送、在线督导、产业统计分析系统、在线培训、旅游安全监管报送、旅游投诉管理系统、各级旅游文件传输和各级智慧旅游报送等项目,开设智慧旅游远程监测中心,督促、指导景区、旅游企业按照规划部署实现远程智能监控等。同时,借助20多家OTA和OTA分销网站、团购媒体的合力,开展网站优化微信营销、企业QQ加好友群发推送、二维码及无线wifi标识投放、景点投放wifi、微信电子购票、自助导游、邮件群发及QQ群同城活动营销和技术推广,加强与周边网站、论坛合作和互动,方便游客。
短评:地处苏鲁交界的新沂市,本是我省旅游后发地区,但在智慧旅游建设方面却后来居上。新沂发展智慧旅游确有可贵之处:一是大胆创新体制机制。智慧旅游建设是旅游行业的大变革,智慧旅游建设必然要触动传统的公共服务理念、管理体制和营销机制,与其边建设边转型,不如从一开始就探索创新体制机制,用全新的理念和体制机制引领智慧旅游与产业发展。二是围绕拓展营销、便利游客和加强管理来上项目,不玩噱头,所建项目经济实用。□
(作者系省旅游局信息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段培华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