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新媒体创新群众工作

发布时间:2014-12-05     稿件来源:《群众》     作者:王 兵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已成为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了解社情民意、创新群众工作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日益成为普通民众接受信息和利益表达的一个重要渠道。如何充分把握新媒体的规律和特点,利用新媒体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是各级党委政府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对此,南京市基层党组织积极探索运用新媒体创新联系群众的方式方法,初步形成了党群关系良性发展的局面。

实践探索

依托新媒体拓宽沟通渠道。基层党组织通过创建网站、微博、QQ群、微信、聊天室、领导信箱等新媒体载体与群众互动交流、了解民意。对涉及本地区、本部门的中心工作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工程,及时开展网络问政,使决策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群众的利益。如南京市委市政府开通了南京网络问政平台、龙虎网民声平台来倾听市民呼声、传播监督回声。南京市鼓楼区13个街道和62个机关部门都有门户网站,全区各部门、街道、社区在内的193个政务微博也全面开通。在宁的南大、东大等高校的BBS、西祠版已成为基层党组织了解师生需求的重要渠道之一。

利用新媒体开展宣传教育。基层党组织充分开发网络资源,建立网上支部、开通网上党课、手机党校等,利用共产党员网、共产党员手机网、党员远程教育平台等专门开辟党建宣传与教育专栏,将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党和国家领导人最新重要活动和讲话等文献资料上网,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主流意识形态信息传播系统。比如,鼓楼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党委积极利用微信的“微课堂”平台进行学习。鼓楼区委宣传部利用“@鼓楼微讯”开辟栏目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中国好人、南京好市民及劳动模范标兵的生动事迹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运用新媒体加强舆论引导。基层党组织通过建设网络发言人、网络信息员、舆情信息员等网络队伍,加强网上舆情监控和应急处理,及时答复网民的提问和要求,发布正确权威的信息,确保对网上炒作苗头第一时间发现、热点问题第一时间回应、不实信息第一时间澄清,最大限度地消除负面社会影响。例如,2010年,在南京各大医院频频出现因食用龙虾引起肌肉溶解症患者的消息引起了网民的广泛关注。市卫生局联合市相关单位立即着手调查龙虾事件,及时在网络等新媒体上发布事实真相,赢得了公众的信任。

依靠新媒体提供便民服务。基层党组织建立党委政府热线网络版、网上居委会、数字社区、网上派出所等互动服务平台,简化繁琐的日常业务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譬如,南京市基层法院党组织积极建设网上诉讼服务中心,为案件当事人提供案件查询、网上立案、预约法官等多项诉讼服务。鼓楼区委宣传部利用“@鼓楼微讯”开辟了“天气提醒”、“便民提醒”、“办事指南”等栏目,提供便民资讯和服务。鼓楼区汇林绿洲社区党组织打造社区“一刻钟”网上商圈平台,为用户收集社区周边的家政、购物、美食等各类服务信息,让居民足不出户便能掌握社区周边的各种生活信息。

利用新媒体开展实时监督。基层党组织通过网络等新媒体对领导干部的人品官德、工作实绩、作风建设、清正廉洁等方面进行有效监督,充分发挥群众的民主监督作用。调查显示,当前反腐败监督的有效途径,55%选择了网络反腐。玄武区利用网络科技拓宽干部监督渠道,创建融教育、监督、服务、测评于一体的“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网络监督平台”,便利群众对党员干部进行实时监督测评。

薄弱环节

重视程度不够。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调查发现,有的基层领导干部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认为新媒体是虚拟世界,大多数信息是虚假的或者是负面的,网上群众提出的意见不需要去倾听、搜集和解决。二是领导机构和队伍建设不健全。调研了解,17.8%的基层党组织认为人员结构不合理是制约基层运用新媒体推进党群工作的重要因素。一些基层党组织人员配备不全,特别是欠缺既懂技术又懂党建的网络党建人才。

能力亟待加强。一是运用新媒体能力欠缺。调查显示,大多数党组织主要运用的是党建网站、QQ群、微博等,而在手机报、网上即时通讯群组、虚拟社区等传播方式上,使用率较低。二是舆论引导能力不强。调查对象中仅有23.6%的党员干部学过有关新闻传播方面的知识,28.9%的党员干部参加过舆情应对处置的培训。三是新媒体应对能力不足。有的基层党员干部缺乏沟通艺术、言语刻板生硬,有的虽然经常上网“访民意”,但忘记了最重要的是网下“解民意”。

机制有待健全。其一,尚未形成统一的规章制度与评判机制,包括舆情监控机制、民意分析研判机制、舆情快速反应机制、网络沟通和引导机制、网上服务机制等。如有的基层党组织虽然形式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微博,但信息更新较慢,甚至数月不更新,更不用谈与公众互动了。其二,考核机制不健全。调查发现,有的基层党组织以发帖数量为考核标准,难免会导致“滥竽充数”。

资源利用不均。目前基层党组织的新媒体运用呈不平衡态势。基层党组织信息化水平在城市较高,而在一些农村地区则相对落后。这种情况导致新媒体反映的民意不全面,影响运用新媒体联系群众的实际效果。

对策思考

增强媒介素养,培养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基层党组织应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是获取社情民意的重要平台、引导舆论和形成和谐氛围的新阵地。通过举办各类培训和实际演练,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熟练运用网络与网民进行互动的能力,就网民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及时解答群众的困惑和疑问,摒弃陈旧话语体系,学会个性化和人性化表达,逐渐形成贴近群众的网络用语习惯,拉近与群众关系;不断提高运用新媒体搜集社情民意、研判社会舆情、应对和处置网络舆情的能力,善于通过新媒体进行民意调研,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挖掘内生功能,充分发挥运用新媒体联系群众的优势。基层党组织要大力实施“五项工程”:一是推进网络问政工程。善于运用新媒体动员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疏导群众情绪。二是推进宣传教育工程。充分利用自己的门户网站、论坛、手机报、微博等平台,提升教育内涵,丰富教育内容,增大教育频率,占领网络空间,巩固和坚守主流思想阵地。三是推进舆论引导工程。对舆论热点和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公布真相,以权威信息引导舆论。充分发挥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公众人物等“意见领袖”的作用,增强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四是推进便民服务工程。健全全市上下联动的便民服务网络,发展电子党务,开辟信息查询专线,建立基层信息服务网站,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五是推进舆论监督工程。积极推进网上党务公开,不断拓展群众的民主监督空间。加强网络接访工作,拓宽网上信访渠道。

建立长效机制,为运用新媒体联系群众提供保障。在组织保障方面,要成立独立的新媒体党建科,选拔政治理论水平高、媒体素养高、工作能力强的同志充实到队伍中,努力建设一支适应信息传播技术发展和熟悉党群工作业务的骨干队伍。在机制保障方面,既要完善激励和惩戒机制,也要完善民意分析研判、舆情监控、舆情快速反应、网络发言人、沟通服务引导等方面直接联系群众的机制。在经费保障方面,要建立财政投入、党费补助、相关部门支持的运行经费投入机制,推动新媒体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等经济薄弱地区新媒体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新媒体更好地服务基层党群工作

(作者单位:南京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段培华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