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群众体育工作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体育强省”主题,深入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加快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日益增强,基层健身设施遍布城乡,群众性体育团体不断增加,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逐步壮大,全民健身活动十分活跃,为建设体育强省,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群众体育发展繁荣的过程,也是社会团体不断活跃、社会活力显著增强的过程。“风正潮涌好扬帆”。在全民健身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今天,江苏群众体育必定会向着更远更高的目标奋进,谱写出崭新的篇章。
激发社会活力
常州市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共享”机制,充分发挥体育协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体育社会组织的主角作用,加快建设包括健身设施、健身组织、健身活动和健身服务等内容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在全市推行“3+2”发展模式,即每个乡镇(街道)成立体育总会、老年人体育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和两个以上的单项体育协会。为使这些社团顺利成立,常州市体育部门和民政部门协商,创新注册登记手续,体育社团可在注册登记、简化登记、备案等三种方式中任选登记。到2013年底,全市58个乡镇(街道)全部实现“3+2”模式。下一步,常州将鼓励体育社团向社区和行政村发展,利用3-5年时间,争取每万人拥有社团组织数量达到两个以上。
从2011年起,常州市体育部门会同民政部门开展体育组织等级评估工作。制定《常州市体育社团等级评估标准》,着重从基本条件、组织建设、工作实绩、社会评价四个大类以及制度管理、服务绩效、活动开展等12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估,根据不同等级分别给予3-10万元的奖励,同时健全激励机制和公共体育服务市场准入退出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各类体育组织完善制度、规范发展的积极性。目前,全市已建有4A级体育社团13家、3A级体育社团19家。
探索实施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对体育社团组织承办各项赛事活动或代表常州组队参加赛事活动给予奖补,极大地激发了社团组织的热情。2013年,常州市体育部门联合财政部门出台《常州市关于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实施办法(暂行)》,明确“向谁买”、“买什么”、“怎么买”和“如何管”等问题。在购买服务过程中,坚持市场行为准则,公平公正公开,规范和推进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工作,充分调动每一个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效益。今年全市95%以上的全民健身活动由体育社团组织承办。
为提高体育社团组织业务水平,常州市体育局每年制定培训计划,培训经费列入年度体育事业经费预算。成立全民健身讲师团,邀请专家开展普训和专项指导。目前,全市2800多个全民健身活动站点均配备3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5人,大学生村官100%是社会体育指导员。
强化体育社团经费投入,每年设立150万元体育社团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体育社团的延伸覆盖、扶持发展、培训交流、普及推广、考核评估和表彰奖励。各辖市(区)体育部门也都设立了专项资金。积极改善体育社团办公条件,为市级体育社会组织免费或低租提供办公用房,争取50%以上的市级体育社会组织实行集中办公。
扮倩美丽乡村
木渎镇是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导区之一,又是苏州市“美丽镇村”建设的试点单位。镇党委、政府把群众体育工作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及美丽镇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构建全民健身网络,实现了全镇村(社区)、居委会公共体育设施全覆盖。
木渎将群众体育与休闲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在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丰富公共体育设施。作为太湖13个风景名胜区之一的木渎,周围群山密布,景色宜人。木渎镇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了一条长达50公里,串联天平、灵岩、天池诸山的登山健身步道。同时建起长10多公里的慢行绿道。这一条健身步道,不仅成了木渎城乡居民体育锻炼和健身的好去处,而且吸引了大批苏州城里人前往登山休闲旅游,成为木渎旅游业的新亮点和增长点。
群众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是全民健身的基础和保障。木渎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集体(社区股份合作社)和社会民间资本参与的多渠道投入体育设施建设格局,现全镇公共体育活动总面积近7万平方米,拥有健身路径70套,建起了18个有一定规模的晨晚体育操练场所,每天晨晚锻炼的居民达数千人,并且涌现出了一批市、省、乃至全国的优秀健身示范站(点),翠坊公园体育健身广场被评为全国乡镇健身示范工程。
广泛的群众性、参与性是木渎群众体育健身工作的最大特点。全镇成立了20个体育协会,建立起了20支群众性文体队伍,涉及乒乓球、羽毛球、足球、门球、象围棋、武术、健身舞(操)等各体育健身门类。各村、居委会和有关厂矿企事业单位均有自己的体育健身项目和队伍。形成了镇、行政村(社区、居委会)和企事业单位三级体育健身网络。以群众性体育比赛活动为抓手,推动全民体育健身工程开展。三年一度的全镇性体育运动会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每逢“三八”妇女节、劳动节、重阳节、春节等,分别举办妇女、青年、老年等体育健身活动比赛,其中老年体育比赛已连续举办了八届。以协会为单位举行体育健身单项比赛活动,2014年春节门球比赛,全镇出现了“百队千人”参与的热闹场景。与此同时,组织参加省、市、区各类体育比赛,在吴中区第一、二届全民体育运动会上,木渎代表队连续两次荣获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第一名。门球和太极拳多次在苏州市比赛中获奖,被苏州市体育局命名为“门球之乡”。
给力健康人生
为了加强全市基层老年体育工作的开展,徐州市在全市县(市)区级老年体协成立基础上,从2010年起,帮助县区的基层单位建立老年体协组织。目前,市老年体协拥有14个团体会员单位,会员近4万人。全市农村的乡镇、行政村,城市的街道、社区也都陆续成立了老年人体育组织,实现了省、市体育局关于基层老年体协组织“全覆盖”的要求。县、区以及基层老年体协都由退休或在职的领导担任主席和秘书长,形成了老年人体育工作层层有领导抓、有人做具体工作的局面,使基层老年体育工作红红火火开展起来。老年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自觉性和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全市老年人体育人口逐年增长,促进了社会和谐家庭幸福,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徐州市老年体协十分重视老年人的体育健身竞赛交流活动。一是每年组织省老年人体育节徐州分会场的体育竞赛交流活动,动员全市老年体协会员广泛参与,基层老年体协组队参加;二是每年组队参加省老年体协举办的各项比赛交流活动;三是组队代表省参加中国老年体协组织的全国老年人体育展示交流活动,通过比赛交流活动提高老年人体育健身团队的技能水平和科学健身能力。各县区、企事业单位老年体协也常年坚持举办各类老年人体育竞赛和交流,参加单位和参与人群逐年增加,推动了基层老年体育工作的蓬勃发展。
徐州市老年体协到2014年5月已经走过了29年历程,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被中国老年体协授予“全国老年体育贡献奖”,被省体育局、省老年体协授予“江苏省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省老年体育工作突出贡献奖”,被徐州市体育局、市体育总会授予“徐州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年年被评为市级“优秀体育社团”。□
责任编辑:刘卫东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