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援疆干部经过深入调研,从克州稳定发展实际出发,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根据克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和对口援疆人才规划,制定加快推进克州干部人才工作的实施方案,通过引人才、送培训、建机制等形式,全面启动智力援疆新模式,拓展了援疆内涵,使智力援疆逐渐成为江苏援疆工作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一、智力援疆的必要性
克州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受地缘环境、人才科技等因素的局限,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人才和技术的引进势在必行。
智力援疆是克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人才和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对克州来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脆弱生态环境的保护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急需各类人才和技术的支撑。智力援疆的落实给克州提供吸纳各类人才和技术的机会,势必推动克州经济社会的发展。
智力援疆是新形势下加快克州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条件。克州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薄弱,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缓慢。引智政策的推行,人才的涌入和技术的引进,将给克州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其优化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转型、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智力援疆有利于优化克州本土人才成长的环境。各类援疆人才到克州工作,扩大了克州本地人才的交往面,客观上营造了开阔视野、开放胸怀的开放型环境,这对本土人才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除专业技术知识的直接交流之外,援疆人才所带来的创新意识、改革意识、管理经验等,对于克州本土人才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的转变都具有积极作用,促进了本土人才的自我提升。
智力援疆有利于促进克州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智力援疆,营造了各类人才同克州当地基层群众直接交往的环境,使各族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使中华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观念真实地体现在现实生活之中,促进了民族团结,有利于克州地区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二、智力援疆的主要模式
随着援疆工作的不断深化,援疆工作已经从单一的资金支援模式逐渐向资金、技术、人才等多元化的援疆模式转变,智力援疆模式也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
建立共同参与的智力援疆模式,实现条块分割向条块结合转变。探索建立援受双方广领域、深层次的结对帮扶关系,开展灵活多样、注重实效的智力援疆工作。按照“1+X”模式,组织援疆干部人才与克州当地多名干部人才建立结对帮带关系,手把手教思路、教方法、教经验。在教育领域,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克州教师培训中心,推进在岗教师的“双语”培训。克州党委组织部主动参与智力援疆工作,与前方指挥部构建定期沟通交流机制,随时协调处理智力援疆工作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建立健全共同参与机制,充分调动江苏各有关部门参与智力援疆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智力援疆工作从前方指挥部“独唱”到援疆办“领唱”、各部门“合唱”、两地“齐唱”的转变。
建立双向互动的智力援疆模式,实现单向支持向统筹推进转变。一是在干部人才培养上注重双向互动。采取克州、援疆省市两地双向挂职的方式,不断提高干部人才的能力和水平。开展江苏院士专家克州行,举办“名师大讲堂”,邀请专家学者、基层干部到克州开展调研,举办讲座,切实使当地干部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二是在企业发展上实行双向互动。举行“企业家克州行”活动,分期、分批组织江苏省科技企业家来克州考察指导、洽谈和兴办企业。
建立“借脑引智”的智力援疆模式,实现“为我所有”向“为我所用”转变。一是柔性引才“借脑”。借助援疆渠道,实施干部人才对口支援,邀请江苏专家来克州指导,组建专家团队“借脑引智”,开展专家咨询服务,聘请并组织科技和经济等高级专家顾问团,为克州的发展把脉,提供决策和咨询。二是合作联姻“借脑”。结成对口帮扶和支援单位,采取举办学术讲座、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等方式,有效缓解克州经济发展与自身人才不足的矛盾,促进科技、人才与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
三、智力援疆的新举措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建设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推进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实现全面信息共享已是大势所趋。江苏省根据克州实际,充分运用互联网,推进克州政府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开拓智力援疆新领域。
建设远程视频互动式教学平台,实现人才交流“面对面”。远程视频互动式教学平台主要是让学员通过互联网参加异地学校的课程培训、考试竞争、实践考察以及学习交流。专家通过虚拟教室,远程进行教学的讲授和答疑。建立远程视频互动式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使学员与专家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随时随地交流学习,为克州人才后期学习成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建立“一网两系统”,打造立体网络信息汇智聚才援疆体系。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网络的无形化配置功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网络弥补了传统人才交流集市的不足与缺陷。鉴于目前克州人才管理平台中存在的标准不统一、信息不共享、使用效率低、数据质量差和开发平台落后的不足,江苏对口支援克州前方指挥部借鉴江苏成功经验,结合克州实际,通过市场化运作,采取优势互补、创新合作机制的方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建帕米尔人才网、援疆干部人才管理信息系统、克州人才服务系统,解决了人才网站在建设中遇到的经费、设备、技术、人员等一系列难题。帕米尔人才网的开通为新时期克州党委、政府宣传人才政策、树立人才典型、交流工作经验开辟了新途径,提供了新平台,为克州对外展示自身形象打开了一个新窗口;援疆干部人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及时反映援疆干部工作动态,提升援疆干部自我发展的能力;克州人才服务系统的建立,有利于及时掌握克州本土人才的信息,实现克州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克州就业工作的发展。□
(作者系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克州前方指挥部干部人才组干部、克州党委党校副校长)
责任编辑:袁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