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合奇自然资源贫瘠,却有着文化资源的富矿。被誉为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的《玛纳斯》最主要的传唱地、最重要的传承人就在阿合奇。但是一直以来,由于地处偏远且都以柯尔克孜语演唱,内地群众很少了解也无从欣赏这传世奇葩。为了贯彻中央提出的援疆工作应重视文化交流的要求,为了让《玛纳斯》走出大山让更多的人欣赏了解,无锡援疆前方工作组从2013年起策划以舞剧的形式将《玛纳斯》搬上舞台。
无锡演艺集团在舞剧方面有着很强的优势,他们排演的舞剧《红河谷》、《金陵十三钗》等都曾获得过国家级大奖。在无锡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型柯尔克孜民族舞剧《玛纳斯》于2014年5月起进入实质性工作阶段。
为了更好地了解柯尔克孜族历史文化、艺术风格、民俗特点,进一步增进无锡与阿合奇、克州之间的艺术交流,在无锡援疆前方工作组协调下,无锡演艺集团董事长刘仲宝率领近30人的演出团队,放弃了国庆休假,来到克州阿合奇进行艺术采风并慰问演出。
2014年9月27日晚,刘仲宝一行刚到乌鲁木齐,顾不上休息,就赶着和预先约好的来自中国社科院、新疆艺术剧院、克州文联的专家在乌鲁木齐红山附近的一间茶室里,就《玛纳斯》舞剧剧本进行论证。这已经是相距遥远的专家们第三次碰面了,彼此不用寒喧就直奔主题:怎样更好地体现玛纳斯的精神,服装和舞台布景怎样准确体现柯尔克孜族文化,编舞怎样和柯尔克孜族音乐语汇进行结合……分别时他们约定,待赴克州艺术采风后再对剧本进行全面修改完善。
之后,无锡演艺集团先后在阿合奇、阿图什上演了两场正式演出,还应邀到克州消防支队慰问驻州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观众达到1500人次。
为了使演出更有感染力,无锡援疆前方工作组提议由两地演员同台演出几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小节目。商量之下,决定由两地声乐演员共同演唱柯尔克孜族民歌《你在哪里》,由两地器乐演员共同演奏蒙古族经典曲目《赛马》。无锡女高音歌唱演员龚燕和阿合奇库姆孜演员马坎·阿山阿力都是在演出前五天才接到这个任务,这对两人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龚燕是土生土长的无锡人,学艺从艺的经历也都是在南方,从未接触过柯尔克孜族歌曲。这次要让她以柯语演唱,虽然有录音可学,但是身边没有老师,完全是靠自己边听边唱边纠正,着实把她难坏了。作为阿合奇县最富盛名的库姆孜奇(库姆孜传承人),不仅自己弹起库姆孜来得心应手,而且已经培养了上百名徒弟。但《赛马》有二胡曲、琵琶曲,还从来没有过库姆孜版的,而且二胡、琵琶的演奏手法与库姆孜有很大区别,马坎只能在《赛马》二胡谱的基础上根据库姆孜的特点加以变化,难度很大。一到阿合奇,龚燕就找到当地柯尔克孜族歌唱演员布比·沙丽玛,学习柯语发音,一起反复练习。马坎则是主动找到来自无锡的二胡演奏家杭伟琪磨合。正式演出时,当龚燕吐出柯语歌词时,台下的柯尔克孜族观众先是惊叹,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他们没想到,来自江南水乡的女歌手,能用近乎标准的柯语演唱他们最熟悉的歌曲。当明朗的库姆孜琴声伴着悠扬的二胡乐声回响在舞台,观众席中又响起了经久的掌声。大家没想到,库姆孜还能这样演奏,还能和二胡合作。近几年来,在无锡文化援疆工作的支持下,阿合奇县歌舞团的节目内容更趋多样化。在这个清一色甚至大部分人连简单的汉语对话都很吃力的柯尔克孜族演员群体中,他们现在不仅可以表演本民族的节目,还可以演出汉、维吾尔、塔吉克等各民族的节目。
“来到雄浑壮阔的帕米尔高原,来到《冰山上的来客》故事发生地,我的心情特别激动。”这是青年歌唱演员王建亮登场时的开场白。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踏上克州大地。2011年,他就随无锡市委宣传部援疆新闻采访团到过阿合奇县,并且到访了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那时,他就表示希望能再有机会深入克州进行艺术采风,以滋养自己的艺术生命。这回再次随团前来,他主动提出要为当地观众演唱一首《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演出过后,他说,这是他本人非常喜欢的歌曲,以往也曾多次演唱,但经过几天的采风,了解到克州所处的地理位置、战略意义,以及克州各族人民为边防巩固所做出的贡献,站在克州的舞台上演唱这首歌,他更能理解歌词所蕴含的深刻内涵,更能从心底里唱出真感情。
在新疆期间,无锡演艺集团还先后到阿克苏地区塔里木歌舞团、阿合奇县玛纳斯歌舞团进行艺术交流。对无锡的演员们来说,这是他们深入南疆,了解维、柯等民族艺术的难得机会,也让他们对即将正式排演的舞剧所反映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承有了近距离感受,有助于他们在舞剧中加以表现。对当地的演员们来说,就好像是打开了一扇艺术之门,让他们看到外部世界的艺术形式是如此丰富多彩,也提升了他们与内地同行进行艺术交流的兴趣和热情。无锡演艺集团此行,正如克州专场演出时的横幅所写,是用一曲“太湖与帕米尔的交响”更加密切了这份跨越万里的情谊。□
(作者系无锡市对口支援新疆克州阿合奇县援疆干部)
责任编辑:李佳婧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