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发援疆——国家一级演员、无锡退休舞蹈老师孙冰指导玛纳斯舞剧编排

无锡市对口援建的阿合奇县农牧民定居新村
自与阿合奇县建立对口支援关系以来,江苏省无锡市各级领导和援疆干部始终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奉献的高度,将“维护祖国统一,保持民族团结,促进东西部共同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力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一系列涵盖民生改善、教育卫生设施建设、就业保障、产业发展、人才交流等领域的帮扶行动相继实施,对口支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促进了阿合奇县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真情援疆做表率
2011—2013年,无锡市共投入1.3亿元(不含计划外1500万元)资金建设30余个援建项目,其中工程类项目19个,非工程类项目13个,涵盖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发展、干部培训等诸多领域。通过几年的倾情帮扶和无私援助,阿合奇县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民生状况得到可喜改善,各项事业迅猛发展。
2014年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阿合奇县对口援建工作紧紧围绕中央确定的“教育、就业、人才”三个重点,坚持并深化“软件与硬件齐推、输血与造血并重、当前与长远兼顾”的援建思路,紧密结合阿合奇县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确保精准发力,合理编制援建项目计划,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受援地最迫切的领域;突出重点难点,努力构建“教育支撑、人才引领、就业惠民、产业突破、文化交融”五位一体的援建格局;优化工作机制,促进团结协作,在合作共建基础上,探索“嵌入式”援建模式,在工作中促进民族团结、区域合作。援疆工作形式、内容不断深入,与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结合更加紧密。建设美丽家园、创造幸福人生的援建目标正在成为现实。
真情援疆暖人心
在无锡援疆干部、教师、医生的援助下,阿合奇县的教育、卫生等各项民生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农牧民群众的幸福感有了很大提升。
在教育事业发展方面,无锡援建的县中心幼儿园、第二幼儿园、第三幼儿园相继建成,哈拉布拉克乡、哈拉奇乡和库兰萨日克乡“双语”幼儿园改扩建及配套完善,县电教研究中心的新建,有效改善了阿合奇县城乡办学条件。无锡市每年援助120万元,实施贫困寄宿制学生膳食营养改善计划,使贫困寄宿生体质和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2012年,无锡市投资997万元,为同心中学新建了电教研究中心。在无锡市委、市政府的协调下,全面开展了阿合奇县中小学和幼儿园与无锡市学校“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阿合奇县各族教师转变了观念,改进了旧式的教学方法,各级学校教育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双语”教学成效显著。
在卫生事业发展方面,为解决边远牧民的就医难题,无锡医疗队专门开展“巴扎门诊”,定期到全县各乡(镇)巴扎日巡回医疗,为广大牧民送去健康和希望。由无锡援疆资金每年投入50万元的新型农牧民大病统筹补助基金,有效改善了边远牧民的看病就医条件。医护人员的培训、帮带,促进了阿合奇县医疗技术人员水平的提高。组织实施的“阿合奇县少数民族妇女儿童健康提升工程”项目,对加强和完善妇女儿童医疗保健工作,有效降低儿童死亡率和出生缺陷率,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全县新农合参合率达99.9%,新农合和大病附加补偿封顶资金高于新疆平均水平。
援疆干部、医生及教师在阿合奇县工作期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努力克服生活不便、环境艰苦等方面的困难,全身心投入,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树立了无锡援疆干部的良好形象,为援疆工作的深入开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真情援疆的光辉典范
在无数的援疆干部中,有这样一位领导干部特别值得一提。他,就是阿合奇县委副书记、无锡市对口支援阿合奇县前方工作组组长林小异同志。
2010年,当组织上选派林小异援疆时,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他深感援疆工作意义重大,义无反顾地接受了任务。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带着600万无锡人民的期望,他比规定时间提前4个月来到祖国边陲阿合奇县。2013年底,三年援建期满,他本可以按期回到美丽、舒适的无锡工作,但面对4.3万多各族群众迫切需要援疆干部帮助的殷切期望,林小异迟疑了,他主动找到组织,要求留下来在阿合奇县再干三年,帮助边疆各族群众早日过上好日子。这一次,他不仅一个人留下来了,还把在江南大学医学院任党委副书记的妻子带了过来。2014年10月,他与妻子在阿合奇县喜迎爱情结晶——儿子的出生。
在阿合奇县援疆的日子里,林小异用自己的真情付出,为走出一条具有无锡特色、符合阿合奇县实际的发展路子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克州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原阿合奇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袁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