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 注重民生 为克州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发布时间:2015-03-24     稿件来源:《群众•江苏援疆(克州)专刊》     作者:许咸宜    

人间圣果——无花果产于新疆克州阿图什市松他克乡

鲜食葡萄之珍品——阿图什木纳格葡萄

    江苏省第八批援疆干部对口支援克州以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克服生活不便、环境艰苦等各方面的困难,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积极融入基层一线,融入当地干部群众,融入克州建设事业,为克州的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克州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科学谋划援疆工作,实现援疆精准发力。江苏援疆工作有一个明显的特色,就是高度重视援疆规划的编制,突出规划引领。在2014年进行的“十二五”规划中期调整和即将开始的“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中,深入贯彻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充分尊重受援地意见,反复讨论论证,科学谋划工作。在援疆项目安排和资金投向上,突出民生优先,援助的项目社会公益性强、重点突出、影响力大、受益面广,主要投向教育文化、卫生医疗、基础设施、富民安居、产业发展、扶贫帮困等社会事业,深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 

    

  强化援疆项目管理,全面完成年度任务。2014年,江苏安排援疆资金4.1759亿元,重点建设学校、医院、富民安居、定居兴牧、幼儿园、产业园区等工程类项目40个,设备采购、交流交往、人才培养等非工程类项目36个,实现开工率100%、资金到位率100%,超额完成年度援疆资金实物量。在项目建设上,严格按法定程序开展项目建设,由前方指挥部领导带队,会同克州各相关部门共同开展定期巡查;严格援疆资金管理,根据实施进度及时拨付项目资金;援疆项目全部纳入党委政府年度绩效考核,确保项目质量安全,努力把援疆项目建成党和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优质工程。 

    

  援疆工作成效显著,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近年来,克州通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稳定作为第一责任,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江苏援疆干部在克州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一是突出教育人才援疆,实施教育强州战略。江苏省按照克州强力推进教育扶贫战略思路,整合教育资源,将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培训、职业教育作为援建项目的重点,建设寄宿制双语学校,为边远农牧民子女提供了良好的上学环境。江苏实施的内高班和未就业大学生培训,使克州各族学生分享到江苏的优质教育资源。20146月,江苏省委罗志军书记到克州调研考察,特别安排1.5亿元资金支持克州经济社会发展。我们与江苏省对口支援克州前方指挥部一致决定,将1.3亿元用于克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升级项目,实现克州高等教育的突破;2000万元用于电视入户工程,解决克州贫困群众看电视问题,实现克州电视入户全覆盖,使贫困群众感受到祖国的温暖。二是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提升群众健康水平。投入大量援助资金为各县(市)建设医院基础设施,增添先进的医疗设备,使得各县(市)医疗设施大大加强,功能迅速提升,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农牧民群众的就医条件,提高了各县(市)医院的医疗诊治能力。三是强化产业带动就业,实现“输血”与“造血”融合。一年来,在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打好基础,明确方向,确定重点,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编印各种资料,改进招商方式,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参加乌洽会、西洽会、厦洽会等各种会展,多次在江苏举办克州对外开放投资项目推介会,先后有江苏、上海等地60多位企业家来克州进行产业对接或投资考察,共与21家企业签订投资协议或意见,投资额达30亿元,天易消防、许记电器、磬科制漆、众业电控、小铃铛工贸、中兴能源、众维钢化玻璃等7家企业实现当年洽谈、当年签约、当年投产,总投资2.9亿元,为克州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克州远离东部地区和国内大市场,如何破除一些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传统的思维方式,更多地吸引资金、技术、人才,实现克州与东部地区经济要素的合理配置、优势互补、加快发展,这是克州当前经济工作中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援疆干部在这一方面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具体工作中,一是充分发挥援疆干部的岗位职能作用,运用江苏援疆干部思想观念新、业务素质好、与内地联系密切的优势,把先进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把援疆干部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融入到克州的各项建设事业之中,加快克州的发展理念、体制和管理创新;二是充分发挥援疆专业技术干部的传、帮、带作用,通过江苏援疆干部中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引领带动,开展岗位示范,举办各种培训,帮助克州的专业技术干部更新知识、提高水平,培育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骨干;三是充分发挥援疆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利用对口援助这一良好的平台,通过江苏援疆干部穿针引线、牵线搭桥,促进克州与江苏的交流合作,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合作双赢。    

  (作者系克州党委常委、常务副州长) 

  责任编辑:苏胜利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