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走在援疆工作前列

发布时间:2015-03-24     稿件来源:《群众•江苏援疆(克州)专刊》     作者:本刊特约评论员    

  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克州前方指挥部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嵌入式”援疆的新思路和新模式,在合作共建经验的基础上,“嵌入式”推进项目建设、干部交流、人才培养等工作,大力实施“1+X”三互行动,实现了援受双方的相互嵌入、深度融合和密切互动,推动了克州经济发展,增进了民族团结,维护了社会稳定,走在了各省市援疆工作的前列。 

  “嵌入式”援疆,精准发力推动民族团结,将援疆工作主动嵌入受援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形成更大的发展合力,在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通过“嵌入式”工作模式,两地干部共同参与和交流互动,真正了解克州各民族群众关切什么,在此基础上把各民族群众的关切上升为决策和援助行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安排相关的援助项目和资金,用真情援助争得民心,促进民族团结。 

  合作共建,让每一分援疆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先交支票,让受援地单位当项目法人,让受援地施工单位承建项目,让援疆资金红利全部留在当地;后交钥匙,方案共同排定、项目共同实施、工作共同推进,共同事业让援受双方深度融合,形成认同;再交朋友,在新疆,建项目不容易,而项目建成后要正常运转发挥作用更难,受援地的困难就是援疆干部人才的工作,援建的学校建成后,援疆教师迅速跟进,“一带多”弥补教学力量的严重短缺;援建的医院投运后,援疆医生来开专科、做手术、带徒弟……无缝对接的后面,是朋友间的肝胆相照,是江苏和新疆两地间的无私帮助,更是将援疆工作打造成民族团结工程的生动写照。 

  1+X”三互行动,让每一位援疆干部人才发挥更大作用,让省委省政府对援疆工作的重视转化为江苏后方单位和个人全力支持援疆工作的具体实践。前方指挥部出台了文件,明确要求援疆干部人才发挥个人和后方资源优势,与当地各民族干部群众和单位交朋友、结对子、签协议,解决当地依靠自身力量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困难,每做一件事情,都实施项目化管理,并由当地列项、评估和考核。目前74名援疆干部人才已与400多名当地各民族干部群众结对子,开展了80多项课题研究,近20个后方单位与当地单位签定了合作帮扶协议。过去克州有好运动员、好舞蹈演员,现在通过“银发援疆”也有了好教练、好编导;过去克州没有检测自来水的能力,现在已能检测近10项重要指标,并且检测能力还在不断提升;过去克州有园区但缺大项目,现在投资35亿元的电动车项目已经落地……通过“1+X”三互行动,江苏后方单位及人才资源被有效地引入到援疆工作中,解决了一大批影响受援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放大了援疆效应,援疆干部人才的工作量也成倍增加。 

  面对维稳方面“三期叠加”的严峻形势,江苏对口支援克州的干部人才不惧艰险、敢于担当,坚定维护民族团结,真情融入克州大地,坚持与各族干部群众深入交流、执着互动,与各族干部群众心想在一起、劲使在一起、汗流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心连心、一家亲,手牵手、共发展,把援疆工作打造成民族团结工程。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