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基层调研,经常与一些老党员攀谈,他们都会不约而同、不厌其烦地介绍起自己的年龄、入党介绍人、入党时间和党龄。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们对自己的政治身份一点也不模糊,对自己的入党过程依然记忆犹新,对自己的党龄始终铭记在心。言谈举止间,他们流露出一份自豪、自信与自醒之情。看得出来,他们是为拥有共产党员的身份而自豪,对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充满自信,同时也保持着在党忧党的自醒。
老党员们的话虽然有些絮叨,但每次与他们交流,都让我深有感触,深受教育,也在深刻反思。年龄记录着一个人生命时间的长度,工龄反映着一个人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还有诸如教龄、军龄等与切身利益相关的时间。问及这些,大多数人都能脱口而出、精确报数,甚至有人为此精心算计、不择手段。石家庄市原团委副书记王亚丽热衷于为自己的年龄和工龄“整容”,将“简历年龄”改小了3岁,工龄增加了6年,制造了轰动一时的“年龄门”事件。而在问及一些同志的党龄时,往往是一脸茫然。对于普通人来说,记住年龄、关注工龄,代表着对生命的热爱、对工作的珍惜。但对每个党员而言,党龄记录着自己的政治生命,忘记党龄,等于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是党员意识不强、宗旨意识不牢、党性修养不高的一种表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告诫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对于每个党员来说,除了记住自己的年龄和工龄,至少还应该记住两个时间:一是入党时间,二是党龄。记住入党时间,才能提醒自己始终不忘入党时立下的“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的诤诤誓言;记住党龄,才能警醒自己始终不忘共产党员的政治身份和政治责任。
党龄,不是一个单纯的数字,数字中寄托着信任与期望,蕴含着使命与担当。记住党龄,我们每个党员要有高度的思想自觉,自觉加强理论武装和党性修养,面对多元思想、多元文化的影响,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政治定力。面对利益得失、进退留转的选择,要有“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淡泊心境,信仰如桅,信念如磐,激情如火,在思想深处刻上身份烙印,在记忆深处留下党龄印迹。记住党龄,我们每个党组织要有强烈的政治自觉,自觉加强党员的意识教育、宗旨教育和党性教育,教育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节拍,契合不同类型党员的特点,创新思路和举措,把党龄纪念日谈话、发送党龄纪念短信、寄送党龄纪念卡、慰问党龄长的党员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完善起来、坚持下去,让党员像记住年龄一样记住自己的党龄。□
(作者系中共泰兴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夏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