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一颗感恩之心

发布时间:2015-04-05     稿件来源:《群众》     作者:江泽清    

羊有跪乳之恩,鸟有反哺之义。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恩、感恩、报恩,既是做人、处事的基本要求,也是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人格魅力、官德作风的应有之义。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无论我们所处何种岗位,也无论我们职务高低,都离不开党组织的培养,没有组织,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就没有我们的一切。所以,我们应当自觉地增强感恩意识,常怀感恩之心、常思从政之责、常行感恩之举,把感恩组织当作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生活境界去追求。要知道,没有组织给我们舞台,即使本事再大,也无法施展。个人的理想、命运必须依附于党的事业繁荣发展,才能实现目标。我们必须自觉把岗位变成一个实现梦想、展示才华的舞台。自觉把工作当作一种快乐的享受,牢记党的宗旨、忠诚党的事业,知责尽责、拼搏进取,充满激情地去工作,以一流的工作业绩去报答组织的培育之恩。

常言道:“时势造英雄”,人人也都期盼“英雄有用武之地”。我们所处的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这不仅为年轻才俊成长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和条件,更为有志之士施展才华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舞台。对此,我们应该庆幸,应该珍惜,应该感恩。当前,我国社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领导干部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肩上的责任,不负时代,不辱使命,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在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伟大实践中大展宏图,大显身手。

感恩是一种爱、一种情,也是一种素质、一种境界,是从美德和真情中滋生、形成的。人在强烈的感恩之心驱使下,就会刻苦地学习、勤奋地工作,就会执著地追求、无私地奉献,就会热心于办实事、好事,自觉地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群众恩情。

(作者系淮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夏玉兰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