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刊记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近年来,太仓市针对社会管理与群众工作相脱节、公共服务与群众需求不协调、社会组织建设相对滞后、社会矛盾较为突出等问题,坚持创新社会治理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相结合,把推进志愿服务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抓手,努力挖掘城市精神,创新打造“家在太仓·情暖娄城”品牌,不断整合政府、民间公益团队力量,进一步加强志愿服务的规范化、特色化、社会化、常态化建设,促进了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的蓬勃发展。
构筑体系,实现志愿服务规范化
构建志愿服务组织体系。2010年,太仓市成立了志愿者行动协调委员会,从市级层面,通过行政的方式,加大了对全市各机关团体志愿服务组织的协调。2012年,太仓又成立了志愿者总会,下设党员志愿者分会、社区志愿者分会、青年志愿者分会等15个分会,并吸纳太仓市义工联等民间公益组织为会员单位。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近300个,内容涵盖了扶贫帮困、绿色环保、政策宣传等多方面内容。通过这样的组织架构,做到了纵向领导、横向协作、上下联动,实现了全市志愿服务组织全覆盖。为了实现对志愿者的有效管理,太仓市还建立志愿服务认证体系,多个部门合作开发了太仓市志愿者登记注册系统,系统集志愿者团队管理、志愿者登记注册、志愿者考核评价等功能于一体。
建立志愿服务联动体系。太仓市的每次重大志愿服务活动都由市志愿者行动协调委员会总牵头,协调各团体围绕志愿服务主题开展活动。同时,市志愿者行动协调委员会还对各镇区志愿者分会、各类别志愿者分会上报的计划进行统一整合,合理安排,确保志愿服务对象不重复、不遗漏,做到全面发动,上下联动,彰显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涵,营造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建立志愿服务的表彰奖励机制。每年,市文明办都表彰一批优秀的志愿者和志愿者团队,并积极推荐优秀的志愿者参加省市先进的评选。每年都邀请“中国好人”出席团拜会,列席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今年,市文明办组织评选了“太仓市十佳志愿者(团队)”以及“2013年度优秀志愿者(团队)”,并在广电总台演播厅举行了隆重的表彰典礼。此外,还利用“学雷锋日”等节日,走访慰问优秀的志愿者和团队,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打造品牌,实现志愿服务特色化
打造“家在太仓·情暖娄城”品牌。近年来,太仓结合“家在苏州”品牌建设,创新打造了“家在太仓”精神文明建设品牌,并把已推行多年的“万名志愿者情暖娄城”整合其中。为了扩大“家在太仓·情暖娄城”品牌的影响力,该市从四个方面加强宣传:一是设计制作了品牌标识,形成统一的形象标识,提升了志愿服务的识别度;二是制作了一批带有品牌标识的宣传品,如书签、明信片、志愿者马夹等;三是在市区主要路段制作了300多幅带有“家在太仓·情暖娄城”品牌标识的公益广告;四是制作了“家在太仓·情暖娄城”专题网页,加大在互联网上的宣传力度。在“家在太仓·情暖娄城”品牌引领下,太仓志愿服务实现了常态化,逐渐形成了人人参与志愿服务、人人共享志愿服务成果的良好氛围。
培育一批特色志愿服务团队。全市各地各部门成立了一批特色志愿服务团队。例如围绕“扶贫帮困,奉献爱心”,城厢镇东区社区的志愿者专门成立了爱心编织社;围绕“关爱空巢老人”,璜泾镇成立了“关爱空巢老人服务队”。此外,还不断涌现出城管局的“城管家”服务队、交通运输局的“爱心车队”等特色团队,进一步丰富了全市的志愿服务活动。
扶持一批社区志愿服务品牌。该市还把志愿服务活动的推广与社区文化的建设相结合,打造具有社区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康乐社区的“老沈在线”党员志愿者工作室以家电维修等为特色,方便了居民。2年来,参与活动的志愿者人数总计300人次,服务群众近2000人次,得到了居民的一致赞许,发起人沈锦涛的事迹还被中央电视台等各类媒体的广泛报道。浮桥镇九曲社区利用社区内志愿者研究雷锋的资源,申报了“建雷锋阵地,学雷锋精神,做雷锋传人——雷锋文化传播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志愿服务资金的专项扶持。通过挖掘和扶持,全市还涌现出了“红梅邻里互助服务社”、“红枫爱心服务社”等社区特色社团,进一步扩大了志愿服务的影响力。
搭建平台,实现志愿服务社会化
搭建社会公益组织发展平台。2012年,市民政局成立了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这是一个集孵化培育、资源整合、提升能力、合作交流、风采展示“五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提供场地、资金、业务等方面的支持,助力全市公益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已有像太仓市义工联等影响较大的多个公益组织入驻,有力地推动了志愿服务团体的发展。
延伸志愿服务社会化平台。依托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等站点,联合社区物业公司、驻社区企业等单位,共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加强阵地建设,依托慈善超市、爱心超市等平台,建设汽车站服务岗亭、城管服务岗亭、青年志愿服务T站等服务站点,使全市的志愿服务活动延伸至社会各个角落。
构建志愿服务网络管理平台。开发设计“家在太仓·情暖娄城”志愿服务网站,为志愿者提供信息发布、风采展示、服务对接的平台。同时,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聚集作用,利用“太仓公益网”、“文明太仓”等网络平台,动员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全年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活动信息100多条,上万名志愿者通过网络平台参与志愿服务。此外,针对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还开发设计了志愿服务手机终端,加大志愿服务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志愿服务平台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延伸了志愿服务阵地。
点面结合,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
以“节日”促动志愿服务开展。利用“我们的节日”、“学雷锋日”、“全国助残日”、“国际志愿者日”等节日,组织了多场大型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推广了志愿服务理念,促动了全市志愿服务开展。2013年,太仓市共开展各类大型志愿服务活动200多项,参与志愿者30000多人次。
以“主题”引导志愿服务开展。围绕“保护山川河流”主题,由市文明办牵头开展了“保护长江母亲河,建设美丽新太仓——志愿者在行动”活动;围绕“社区应急救援”主题,市文明办联合市红十字会,走进全市70个社区,开展了“社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围绕“关爱新太仓人主题”,青年志愿者开展了“圆梦太仓,青年公益行动”;围绕“关爱空巢老人”、“关爱残疾人”、“关爱单亲贫困母亲”等各类主题,各志愿者团队主动筹划、组织,连续几年共开展各类主题志愿服务活动500多个。
以“榜样”带动志愿服务开展。通过多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涌现出多位先进典型,至今已有6人荣登“中国好人榜”,2人入围“中国好人”候选人,30多位市民当选苏州市“百名文明市民标兵”,产生了近100位太仓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新事)”,近百位志愿者、20多个团队获得了各级各类“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者团队”称号。2012年3月,太仓市民杨建清当选孝老爱亲“中国好人”,带动全市掀起了“学习好人、关爱老人”的志愿服务热潮。助人为乐“中国好人”闵知行的事迹也被改编成文艺作品,多次在“道德讲堂”活动中展演。“早餐哥”杨红权,自掏腰包为回家过年的旅客送早餐,娄城大爱随着“爱心早餐”传递四方,广大市民深受感动……□
责任编辑:尤 展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