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集团的“红色情怀”

发布时间:2014-05-26     作者:本刊记者    

 

作者:本刊记者

“基地论苑”是本刊服务“江苏省党的群众工作研究基地”建设而开设的新栏目。她践行群众路线、服务“两个率先”,深入研究和宣传群众工作;她面向基层、把脉群众、聚焦实践,注重把实践成果转化为理论成果;她接地气、增灵气、塑名气,把群众工作实践基地的典型经验总结好、推介好。本期关注第一批江苏省群众工作实践基地太仓市委、红豆集团和南京邮电大学人口研究院的创新实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改革事业。近年来,红豆集团充分发挥群众在深化企业改革中的主力军作用,服务员工成长走在前,服务企业发展走在前,服务社会和谐走在前,把“红色资源”转化为企业改革发展的“红色动力”,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非公企业“双强百佳党组织”。

确立“一个核心”,发挥“三个优势”,以党建强驱动发展强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的上层建筑构架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指出,私有化和竞争并不是经济增长的最佳福利模式,集体共有可以创造出更大的福利,但前提是人的行为要得到很好的统一。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把两种思想结合到企业实际,认为加强企业党的建设不仅是政治上所必需,而且在经济上能够保证和促进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党的建设在企业的最基本作用就是能使企业走正道、不偏向,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实现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的统一。

多年来,红豆集团形成的党建特色是“一核心、三优势”。“一核心”就是把企业党委作为政治核心,与“三会”融为一体,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中的主要负责人进入党委。“三会”相互制衡。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党委不予干涉,充分支持,党委主要确保企业的发展方向,确保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形成了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三驾马车”协调决策管理的格局。董事会领导全部是党委委员,股东代表95%是党员,各子公司总经理全部是党员,百余家厂长95%是党员。

“三优势”是针对企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即决策不准、人才不足、人心不齐的“三大先天性不足”,把党组织建设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机遇优势、人才优势和凝聚力优势。企业找不到发展方向怎么办?党的方针政策,最具全局性、前瞻性和导向性,企业及时理解并贯彻执行,就能避免走弯路。红豆集团就是在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中,抓住了一次次发展机遇,实现了快速成长。企业的人才队伍从哪里找?党组织就是企业最大的人才库,党组织在培养、选拔、使用人才上有完整方法,党员队伍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优势,德才兼备者是企业最可靠的人才。企业的人心不齐怎么办?党的理想信念、群众路线和思想工作方法,最能激励人、团结人、弘扬正气、化解矛盾、凝聚人心。近年来,在社会矛盾突显、道德滑坡、信仰缺失、快速发展摩擦力增大的情况下,红豆集团正是靠党的政治优势,度过了风波,战胜了危机,促进了和谐,稳定了队伍,实现了持续高速发展。

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建设+社会责任”模式,解决西方现代企业制度水土不服和内外失衡问题

西方现代企业制度是在市场经济中发展和形成起来的公司法人制度。这种制度是人类社会伟大的发明之一,为社会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有效配置创造了条件。引入现代企业制度,能较好地激发企业内在动力、提高竞争能力、实现快速发展,为中国民营企业走出私有化、家族式、粗放式的落后经营方式找到出路。以红豆集团为例,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集团先后实行了母子公司制、股份开放制、内部市场制、效益承包制等改革,实施了自主品牌、自主创新、转型升级、人才培育、绩效管理等重点战略。1993年建立“母子公司”机制,实行内部股份制,2001年股票上市,近30年来集团产值年均增幅两成以上。

然而,现代企业制度并非完美无缺的万能妙药。在现代企业制度运行过程中,企业往往会片面追求利润和股东利益最大化,漠视员工、社会和环境效益,导致企业与公众矛盾日益加深。现代企业制度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近年来频发震惊全球的瞒报欺诈、危害公众事件:美国安然公司破产、华尔街金融风暴、日本东京电力核泄漏等,这一系列怪象正是现代企业制度设计中的先天缺陷所致。

在引入西方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完善、创新和超越,以弥补其缺陷,避免重蹈西方企业覆辙。经历了乡镇企业—股份制改造—现代企业制度的跳跃发展后,红豆集团发现照搬西方现代企业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决策不准、人才缺乏、人心不齐、信念动摇、短期行为等先天不足。他们尝试把“党的建设”和“社会责任”融入现代企业管理,形成了“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建设+社会责任”的治理模式,有效突破企业管理的“天花板”瓶颈。在这一模式中,“现代企业制度”是基础,通过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协调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关系,规范企业行为,激发内在动力;“党的建设”是灵魂,通过党建工作形成企业独特竞争优势,推动企业利益与国家、社会利益高度统一;“社会责任”是使命,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稳定和谐。

红豆集团探索构建的“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建设+社会责任”三位一体、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适应非公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具有独特优势和强大生命力。中组部曾专门组织调研,并下发文件对红豆集团的做法、成效和经验进行推广。

从“红色品格”到“红色价值”,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民营企业健康发展道路

红豆集团在长期的党建工作探索实践中,以始终如一的“红色品格”创造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的“红色价值”,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营企业健康发展道路。

探索出民营企业党组织有效发挥“两个作用”的途径。通过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把党的建设有机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在工作中全面推行“五个双向”的工作机制,即班子双向进入、工作双向互动、人才双向培养、文化双向互促、制度双向互补,为有效发挥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提供了有力保证。

探索出破解党建与企业发展“两张皮”难题的途径。西方媒体常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组织应远离政治组织为由,指责中国企业设立党组织,认为党建进入企业就是行政干预市场,党建会制约现代企业制度运行,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事实上,企业与政府关系是否正常,主要取决于经济运行的法制环境是否完善,与企业是否开展党建并无必然联系。恰恰相反,抓党建工作对规范企业行为、优化市场环境是有明显推动作用的。红豆集团的创新实践,产生了人才集聚、活力和谐、品牌示范、跨越发展等良好效应,取得了企业党建与发展互促、社会形象大大提升的良好效果,为击破西方关于党建、企业发展不能共存的言论提供了有力的事实依据。

探索出能够将“中国特色”转化为“中国优势”的非公企业发展的途径。改革开放30多年来,红豆集团在党的方针政策引领下,通过发挥党建工作的独特作用,实现了企业持续增长、快速发展。他们的实践表明,加强党的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可以把党的政策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决策优势,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人才优势,把党的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和谐优势,把党的制度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在非公企业广泛建立并推行这一制度,有利于非公企业走得更好、更稳、更远,有利于把广大出资人和职工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有利于实现非公企业、出资人、职工群众健康成长发展,最终有利于把“中国特色”打造成为“中国优势”。

责任编辑:尤 健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