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是最好的标尺

发布时间:2015-06-05     稿件来源:《群众》     作者:王 强    

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河北等多个调研场合均指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路线政策对不对,发展方向偏不偏,群众最有发言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走出办公室,到群众当中去了解情况、听取意见,按照民意思维去思考问题和处理事情,用民意标尺丈量各项工作的实效。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脱离群众是执政党的最大危险。苏联共产党在只有20万党员时打败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政权;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保卫了政权;2000万党员时却自己打败了自己,失去了政权。亡党亡国的教训令人扼腕痛惜,其中固然有西方敌对势力颜色革命和平演变的推手,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苏共自身腐败,失去了民心,动摇了根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革命胜利是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是群众用汗水铸起来的,改革开放事业是群众在实践中闯出来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党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和建设的丰功伟绩。“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这句话,把人民比喻成可以照见治乱的水。人从水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象,从百姓精神面貌可以知道国家治理状况。简而言之,就是“以民情为镜”。现实中,我们各项工作都要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多照照群众这一面镜子,多比比群众这一把尺子。

民生大于天,责任重如山。民意再小也不能被忽视,民生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日常工作中,群众期盼的勿以善小而不为,群众反对的勿以恶小而为之,作决策、办事情都要以群众意愿为取舍,始终把群众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决策的第一信号和唯一标准,从根本上摈弃“把为民作主视为民主,把为民办事视为对群众恩赐”的错误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要求,我们要牢记在心,落实在行。

“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习近平总书记履新之始就将“人民”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强调亲民有真感情、爱民有真措施、利民有真成效,以“为官避事平生耻”勉励领导干部要有为民担当的精神,敬民爱民,勤勉任事。“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然有部分群众生活还很困难,我们不能忘了他们,要多关注和帮助他们,让他们早日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作者系中共阜宁县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夏玉兰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