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看齐意识树好家风

发布时间:2016-03-05     稿件来源:《群众》     作者:杨卫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这对领导干部端正思想认识,建设优良家风提出了明确要求。家风关系作风,作风影响党风。领导干部作为党风之旗帜、社风之表率,必须以强烈的看齐意识,找准差距,汲取营养,树好家风,以自己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带好家人,感召群众。

向先贤看齐,以仁爱立家。仁爱即“爱人”,是儒家思想的内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古圣先贤所推崇的仁爱,是一种关心与帮助他人的质朴品质,是一种将心比心的思想方法和推己及人、兼济天下的博大胸襟。古圣先贤有如此家国情怀,今天的领导干部在家风方面更应当有良好建树。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领导干部都应处处以身作则,事事率先垂范。要像先贤那样以学兴家,好学向上,增智明理,涵养品性,给人生系上第一粒爱心之扣;要像先贤那样严以律家,对家人真爱不溺爱,善待不纵容,管好自己不出事,管好家人不添乱;要像先贤那样厚植民生情怀,在工作上树牢“民本”理念,诚心诚意为群众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

向先辈看齐,以勤俭治家。勤俭节约乃家风建设之首推要义,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力量,理应成为一种治家美德。在中国革命史上,老一辈革命家克勤克俭的家风,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同志一贯奉行勤俭节约家风,他生前用过的一百多件日常生活用品中,有一件穿过20多年、补过70多次的睡衣,身边的工作人员多次提出给他换新的,他都执意不肯,直到逝世前夕,还穿着这件补丁睡衣。周恩来同志曾制定了“十条家规”,如晚辈只有出差顺路时才可以来看望他,吃住费用不能用公款,不许请客送礼,生活要艰苦朴素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没有勤俭的家风,既难以清白做人,也无法专心做事。当今社会诱惑太多,党员干部只有坚持本色不动摇,甘于吃苦、乐得勤俭,才能经得住诱惑、守得住气节。

向先进看齐,以奉献传家。习近平总书记说:“为官之本在于为官一场,造福一方。”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涌现出杨善洲、牛玉儒、孔繁森等大量先进模范人物,他们不计个人得失,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这些先进人物及其事迹深深感动着每一个人。领导干部在家庭乃至家族中往往都是核心人物,其一言一行都是家规的模板、家风的旗帜,必须见贤思齐,热心奉献,为家人作出榜样,让良好家风在家庭中生根、在社会上示范。

(作者系中共泗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袁 文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